編者按 6月7日,中國將迎來一年一度的高考。這一天開始,939萬莘莘學子將走進考場,對十幾年寒窗求學作一次小結。 “千軍萬馬獨木橋”,這曾是中國民眾對這場選拔競爭程度的比喻。然而,從高校擴招到社會機會多元化,眼下的高考雖已不再是出人頭地的“獨木橋”,但是,一場牽動近千萬家庭的考試,對于這個國家的影響力不言而喻。 從標印著“絕密”字樣的試卷,到警方護衛考點、監控錄像,再到考試之后的全封閉閱卷,全社會都在努力創造一場公平的競爭。 然而,在流動人口超過2.3億的中國,人們期待,更多的隨遷子女能夠更平等便捷地就地參加高考;在國家將更多的辦學自主權下放給高校時,人們期待,高校自主招生少一些“暗箱”,多一點透明;在各種“特長生”遭到社會質疑之際,人們則期待,高考加分政策少一點“貓膩”,多一些人性。 今年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新程開啟后的第一次高考,從6月4日起,中國新聞網推出題為《為了一次公平的競爭——考場外的高考期待》的主題策劃,敬請關注。 自主招生公信力遭疑 學者吁推進高招信息公開 中新網北京6月6日電 題:自主招生公信力遭疑 學者吁推進高招信息公開 作者:白琥 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原處長蔡榮生,近日因受賄落馬,由此也引發人們對高校自主招生的廣泛關注。專家指出,自主招生是中國教改不可逆轉的方向,應推進高校招生信息公開、加強自主招生的監督,用進一步的改革,消除改革不徹底帶來的問題。 自主招生腐敗頻生 多環節被指存漏洞 近日,南京市檢察院宣布:以涉嫌受賄罪決定對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原處長蔡榮生予以逮捕。經查,2006年至2013年期間,蔡榮生利用職務便利,在學校特殊類型招生過程中為考生提供幫助,收受賄賂1000余萬元。 近年來,高校自主招生領域腐敗頻發,官員因招生腐敗落馬并不鮮見。早在2013年,即有報道指出,自主招生、破格補錄和調換專業日益成為高招腐敗的三大“重災區”。 實名認證為“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的“@人大陳偉”對此深有體會:“過去幾屆有的學生考試得十來分二十來分,超級低,正常學生再不用功,六七十分還是可以得的。有人責我苛嚴,原因其實在這里(招生腐敗)。” 如今,藏在象牙塔中的“碩鼠”終于落網,然其潛伏時間之長、受賄金額之巨,仍令公眾吃了一驚。人們不禁疑問,究竟自主招生的哪些環節疏漏讓腐敗有了生存空間? 針對上述疑問,廈門大學考試研究中心副主任張亞群受訪時曾指出,在自主招生中,一些高校在招生標準設定、自主選拔環節,特別是面試環節,不盡合理,制度規范不嚴密,存在某些漏洞。 “這突出表現在,以極富‘彈性’的人才評價標準定取舍;通過‘權錢交易’,以‘特長生’的名義,大幅降分錄取高考低分考生;在藝術、體育等特長生材料方面弄虛作假,騙取‘自主招生’資格。”張亞群說。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則告訴中新網記者,“從最初的材料審核、初試、復試再到最后的公示,所有環節中,如果行政力量干預學術力量公正選拔,難免會加大權力尋租的空間和可能。” |
相關閱讀:
- [ 06-05]2014安徽招生政策,安徽外國語學院領先
- [ 06-05]后進生成了“哲學帝” 冷門專業借自主招生覓知音
- [ 06-05]北京等地高考報名人數8連降 多省招生計劃難完成
- [ 06-04]今年起福建奧賽獲獎學生不再具備高校招生保送資格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