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因為意外而受傷,你會怎么辦? 如果你的孩子因為事故失去生命,你會怎么辦? 如果你的孩子因為各種原因丟失,你會怎么辦? …… 孩子受傷了,你可以醫好,即使醫不好,哪怕殘疾了至少孩子還在; 孩子失去了生命,你痛不欲生,想一起死掉,但至少你知道孩子在那里; 孩子丟失了,幸運者可以找到,不幸的是永遠找不到,還不知道孩子的下落和死活,這種情況的父母是生不如死! 不論哪一種情況,不論哪一種意外,我們都不希望發生。然而,往往事與愿違,有些悲劇它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現實中的悲劇如果以藝術的形式展現給大家,效果尤為震撼。魯迅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車爾尼雪夫斯基也認為“悲劇是人的偉大的痛苦或偉大人物的滅亡”。從我們一般人的情緒來剖析,對悲劇大多會持一種天然的排斥,可是從我們的記憶習慣來看,悲劇帶給我們感官的沖擊和心理的感傷會讓我們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比較起來,我們會發現,作為悲劇的旁觀者,后者帶來的震撼更顯得重要。 中國首部大型公益親情電視連續劇《寶貝兒回家》,將現實中孩子丟失的悲劇,以鏡像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帶給觀眾強大的悲劇震撼效果,給父母傷口撒鹽的同時,也告誡天下所有的父母:在悲劇發生之前,就要遏制住,防患于未然。
電視劇《寶貝兒回家》劇照 據香港青少年兒童安全教育中心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四十至五十萬兒童因意外而受傷,有兩萬兒童非正常死亡,即每天有五十位少年兒童因意外事故失去生命。更令人驚心的是,中國中小學在校生意外傷害發生率正以每年百分十四的速度遞增。我國現有約2.8億少年兒童,占全國13億人口的22.89%,根據最新的抽樣調查表明,我國100名死亡兒童中有26人死于意外傷害,而這個數字以7%—10%增加,給獨生子女占相當比例的父母帶來極大憂慮。 調查數據顯示:中國3—12歲兒童中,多數孩子安全意識淡薄,對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危險缺少應有的防范知識,不知道躲避風險。 明者防患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 當悲劇發生時,我們的父母在拷問國家體系的同時,有沒有拷問過自己:孩子為什么會丟?你有沒有給孩子灌輸安全知識?你有沒有盡到父母的責任? 教導孩子如何防止危險事情的發生,并培養他們處理各種意外災害的能力,從小培養堅強的個性,教給他們處理意外災難的有效方法,讓他們正確認識周圍的世界,平安地送他們步入五彩斑斕的世界,這是所有父母和老師的心愿。 然而,能有幾人做到? 電視劇《寶貝兒回家》不是簡單地告訴父母如何趕走孩子身邊的“狼外婆”, 也不是孩子不離身的“生活保姆”和“生活手冊”,它只是希望天下父母在看完悲劇過后,痛定思痛,總結經驗,還孩子們安全的環境。 電視劇《寶貝兒回家》不獨因為其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節,真實細膩、無懈可擊的細節描摹以及動人的親情故事帶給觀眾無窮的藝術享受,更重要的是在這些悲劇故事背后傳達了制作者的一種思想,一種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它在悲情背后顯現出一種人文主義的關懷和悲天憫人的情懷,展示了對人、對人類社會乃至自然一切存在與命運的終極關懷,折射了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注與追問。這種情懷使得作品時刻關注人類生存的狀態,關懷終極命運和結局,關愛生命的掙扎與抗爭,并以獨特的方式把它表現出來。 《寶貝兒回家》以康曉曼、佳佳、暢想等幾家慘烈的悲劇故事建構出獨特的戲劇話語系統,揭示了人類生存底蘊的悲戚與蒼涼,體現出制作者的人生價值觀、社會責任感、道德使命感,并由此構成作品的批判精神和審美品格及其文化底蘊來超越時空,超越世俗,激蕩人心,引起共鳴。 |
相關閱讀:
- [ 05-30]《寶貝兒回家》端午檔山東、河北衛視開播 全家老少都有看頭
- [ 05-30]影視打拐元年《寶貝兒回家》成頭炮 劉德華陶紅齊“找孩子”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