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沙6月6日電(記者 唐小晴)水利大省湖南欲借中國正在實施的水利建設改革契機,推動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的治理能力。湖南省水利廳總工程師張振全6日在長沙表示,“十二五”到2020年,湖南將加快洞庭湖治理,提高洞庭湖區綜合防洪排澇能力,全面完成全省病險水庫和病險水閘除險加固任務。 據了解,9月22日至24日,國內規模最大的國際水利工程、環境治理及疏浚技術裝備展覽會將在長沙舉行。屆時,主辦方將聯合國內外大型機械企業和水利專業企業推出一批新設備、新技術和新工藝,服務中國水利事業和環境建設,為中國迫切需要支持的水利工程、環境治理及疏浚工程領域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張振全當天于此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次展會將是水利領域一個很好的平臺和合作機會,有利于促進湖南省水利建設的發展。 長久以來,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水利工作,組織和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堅持不懈治水興湘,全省水利事業取得顯著成就,在促進湖南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湖南水利仍存在基礎設施薄弱,季節性缺水和局部水質差等突出問題。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加大,湖南水利面臨的形式更趨嚴峻,增強防災減災能力要求亦逐漸迫切,強化水資源節約的保護工作更趨繁重,加快扭轉農業主要“靠天吃飯”局面的任務越來越艱巨。 實際上,早在2011年伊始,中央一號文件就聚焦水利改革,把推動水利實現跨越發展作為治水戰略中的重中之重。2014年,中國在加快建設一批具有輻射帶動作用重大骨干水利工程的同時,將增強水利發展和環境建設的內生動力,加快改變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局面,強化水利、大機械、大科技、大生態發展,開展水利工程和環境建設新局面。 張振全表示,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湖南將把夯實農村水利、拓展城市水利、注重生態水利作為總要求,全面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推進人水協調的現代水利體系建設,為全省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生態安全保障。 他透露,湖南還將加快涔天河、金塘沖等一批“四水”流域控制性防洪樞紐工程建設,基本建成山洪地質災害防御體系;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全面提高城鄉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實現村村通自來水;加強水生態保護建設,初步實現水利現代化。 |
相關閱讀:
- [ 06-04]云霄水利項目建設過半
- [ 05-31]福建省與水利部簽署加快推進水利改革發展備忘錄
- [ 05-29]節水首次被列入水利重大工程 將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 [ 05-23]今年將實現30個以上重大水利項目建成或部分建成
- [ 05-23]福建今年將實現30個以上重大水利項目建成或部分建成
- [ 05-22]陳春光調研水利防汛工作
- [ 05-22]省水利廳舉辦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輪訓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