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負利率能否使歐洲經濟走向復蘇?
2014-06-07 07:12:18??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6月5日,歐洲央行宣布,將歐元區基準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0.15%,隔夜貸款利率下調35個基點達0.4%,與此同時,歐洲央行還首次將存款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0.1%。這是該行歷史上首次將隔夜存款利率下調至負值。同時將推出總額為4000億歐元的長期再融資計劃。有分析認為,歐洲央行希望靠寬松的貨幣政策壓低歐元匯率,增加市場流動性,進而推高通脹率。但是由于歐元區結構性改革艱難,債務負擔沉重,財政緊縮壓力仍然較大,經濟前景并不樂觀。 推出一系列舉措,加強歐元區信貸以及市場流動性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6月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歐洲央行即將推出的“定向”貨幣供應,其目的是鼓勵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向實體經濟發放流動性。據歐洲媒體報道,歐洲央行將商業銀行在央行的隔夜存款利率下調至-0.1%,這意味著商業銀行將支付給歐洲央行一筆存款費用,而在過去的近兩年,歐洲央行的存款利率一直維持在零的水平。 此外,引起市場更為強烈反應的是,歐洲央行將開始研究包括終止證券市場計劃沖銷操作、新一輪長期再融資操作等一系列金融政策?!盀樘峁└鼮閷捤傻呢泿耪?,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歐洲央行正在考慮非常規的貨幣政策。我們決定要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包括大規模資產購買以及量化寬松?!钡吕蛎襟w表示。 “歐洲央行此次公布的一系列政策舉措主要是針對歐元區信貸以及市場流動性,這些舉措力度應該說是比較大的,對解決歐元區的低通脹將會起到明顯的作用,預計也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歐元區的經濟復蘇?!睔W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艾瑪瑞內對本報記者表示。 抵御低通貨膨脹,為脆弱的歐元區經濟復蘇提供支持 歐洲央行推出包括負利率在內的一系列寬松措施,旨在幫助歐元區通脹率重回接近2%的水平。德拉吉曾多次表示歐元區整體并無真正通縮之虞,但區域內持續低通脹之勢趨于嚴峻。根據歐盟本月3日公布的數據,歐元區5月份通脹率為0.5%,為近4年的低點,而歐洲央行一直希望通脹率能維持在接近2%的水平。 此外,根據歐盟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歐元區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環比僅增長0.2%。德拉吉在當日的會議上表示,盡管歐元區的經濟仍在復蘇中,但是進展十分緩慢和不平衡。當日,歐洲央行還下調了今后三年的通脹率,2014年為0.7%,2015年為1.1%,2016年為1.4%。 有輿論認為,歐洲央行此舉表達了對歐元區陷入通貨緊縮、消費放緩的擔憂,其目的是為了抵御低通貨膨脹,為脆弱的歐元區經濟復蘇提供支持。德拉吉在發布會上表示,歐洲央行正在對持續的低通脹作出反應,并有信心在中期內實現通脹率接近2%的目標。 德國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菲利普·科尼希認為,低通脹或通縮將加劇債務國家削減債務的難度,同時需求不足與就業不足相互影響,更令危機國家乃至歐元區經濟復蘇舉步維艱。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歐洲央行有必要降息以刺激信貸并促進經濟增長。但是,這一新政對改變歐元區低通脹、低增長和高失業率效果如何有待觀察。有分析認為,只有當上述寬松政策傳導至實體經濟、經濟復蘇帶動需求上揚時,才可能真正解決歐元區結構性低通脹之困。 擔心金融不平衡,歐洲版量化寬松政策引起市場關注 “對歐元區經濟前景預期的不樂觀以及飽受長期的低通脹率困擾,已經促使歐洲央行采取具體措施來保護脆弱的復蘇。德拉吉表示將新推規模高達4000億歐元的長期再融資操作,就是旨在改變銀行收縮貸款現狀,促進銀行釋放貸款?!卑斎饍葘τ浾弑硎尽?/p> 歐洲央行此次公布的措施除終止證券市場計劃沖銷操作、長期再融資操作等外,被市場解讀為包含資產支持證券購買計劃在內的“歐洲版量化寬松政策”也引起市場關注。 艾瑪瑞內表示,“雖然歐洲央行不太可能立即給出量化寬松的具體時間表,但德拉吉卻一直在給市場釋放相關信號。此次表態可以理解為歐洲央行推行量化寬松幾近定局,目前剩下的關鍵問題就是推出的具體時間了。” 德拉吉今年4月曾明確表示,若歐元區中期通貨膨脹前景惡化,歐洲央行將考慮非傳統政策工具,擴大資產購買范圍。但是,量化寬松政策并沒有得到輿論的一致好評。 艾瑪瑞內表示,“實施量化寬松政策有可能帶來的負面反應包括:更多流動性的釋放會增加通脹壓力,甚至會引起歐元區的資金外流;由于歐洲央行的存款主要來自于核心國家的銀行,負利率勢必將會使得相關核心國家的貨幣環境變得更加寬松。這樣一來,歐元區內部(特別是南北歐元區國家)的金融不平衡狀況就有可能加劇。” 此外,對歐洲央行實施量化寬松政策的反對者認為,隨著整體經濟的不斷好轉,國際資本在不斷流入,困難國家的融資緊張局面得到緩解。如果此時推出量化寬松政策,勢必會打壓國際流動性。另外,“此前歐元區從未推行過類似的寬松政策,相關經驗不足。如果推出規模巨大的量化寬松,但卻沒有后續相關財政或結構性改革跟進的話,后果不堪設想。”比利時布呂格爾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戴莉亞·瑪琳說。 (本報布魯塞爾6月6日電) |
相關閱讀:
- [ 06-07]人民日報海外版:中日主要危險在右翼分子煽動
- [ 06-06]人民日報評論員:拓寬選人視野 廣開進賢之路
- [ 06-06]人民日報評論員:不斷增強各族人民文化認同
- [ 06-06]人民日報評論員:知識分子在中國大有可為
- [ 06-06]人民日報海外版:安倍圍堵中國為何四處碰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