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沙6月6日新媒體專電(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劉良恒)“初中讀完了,高中也快讀完了,我就不信大學讀不下來。”6月4日中午時分,湖南寧鄉縣七中的一間教室內,19歲的高三女生劉儒珍正爭分奪秒地復習化學。 同學們都下樓吃飯去了,堆滿課本和復習資料的教室里只有劉儒珍獨自一人。因為患有先天性脆骨病,極易骨折的她被同學和老師們叫作“玻璃女孩”。從5歲開始,劉儒珍就意識到了自己和其他孩子的不同,骨折,接骨,再次骨折,再接骨……成了劉儒珍童年時代最深刻的記憶。19年來,她骨折60多次,一些輕微的拉傷更是數不勝數。 與記者交流時,劉儒珍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教室墻上“高考只剩3天”的提示似乎并未給她造成太大的緊張感,但她的課桌旁邊的小板凳足以證明她求學之路的艱難。 劉儒珍是寧鄉縣青山橋人。一出生,生父就遺棄了她,是好心的養父撫養她長大。由于經常骨折,造成她腿部肌肉過早萎縮,骨骼發育畸形,身高至今不到1米。當別的孩子已經能奔跑時,她卻只能躺在床上,直到7歲才學會坐在一個特制的小板凳上“走”路。 殘疾的雙腿和脆弱的身體并沒有打消劉儒珍對知識的渴望。在養父、同學和老師們的幫助下,她從小學、初中、高中一路走來,現在又在全力為實現“大學夢”努力。班主任劉秀告訴記者,劉儒珍上進心強,學習特別用功,成績一直名列班級前列。 “我很知足,養父很疼我,同學和老師們也很照顧我。”劉儒珍說,“我的偶像是澳大利亞‘無肢勇士’尼克·胡哲,他沒有手沒有腿,還那么積極樂觀,創造了那么多生命的奇跡。我比他要幸運,我的雙手沒有問題。” 寧鄉縣七中校長陳俊昕告訴記者,4月份的模擬考,劉儒珍發揮得不是特別好,只考了360多分,5月份的模擬考,她考了420多分。按照目前成績水平,她考上專科和三本學校應該沒有問題,發揮得好甚至能上二本線。 “我很想學醫或者學心理學,將來可以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但是我身體狀況不好,我很擔心沒有學校愿意錄取我。”談到今后的打算,一向堅強樂觀的劉儒珍也不無擔心,能不能順利考入大學是困擾她最多的心結。 高考在即,寧鄉縣七中已經為劉儒珍制定了周密的送考計劃,指派班主任劉秀帶領6位同學專門為她高考期間的衣食住行提供妥帖的服務。 “我爸爸也從河南回來了,他說要陪著我參加高考。為了我上學,他付出了很多很多,現在已經50多歲了,還是癌癥晚期,還堅持在外打工。”劉儒珍說,她最不愿面對的,就是父親的病情,一想起來心里就覺得特別難受。 在食堂吃過午飯,同學們陸續回到了教室,同桌陽磊將盛有飯菜的飯盒遞到了劉儒珍的手上。陳俊昕告訴記者,高中三年,班集體的溫暖、友愛一直陪伴著她奮力前行。在她的身邊,活躍著一個“抱抱團”,每天都會抱著她進出教室。全班50多位同學,幾乎每位同學都抱過她或者為她打過飯。 “讓我抱抱你,讓我溫暖你;你的步履蹣跚,震撼我們的心房;堅強姐的稱號,是我們送給你的昵稱;你一米高的身軀,卻潛伏著無限的能量……”這首《抱抱》歌,由劉儒珍的同學們集體創作,作詞、譜曲都很有愛。 “每當聽到同學們唱這首歌時,我都會覺得自己很幸福。”劉儒珍說,自己的經歷雖然很坎坷,但是從來沒有放棄過夢想,從沒有失去希望。 在網上,劉儒珍“玻璃身體,磐石心靈”的堅強故事獲得了無數網友點贊。網友“日光流年”說,身軀的不幸,并沒有摧毀她堅韌的內心,祝福“玻璃女孩”,祝愿她能夠如愿以償,順利實現自己的美麗“大學夢”。 |
相關閱讀:
- [ 04-16]“玻璃女孩”19年骨折60多次 同學每天抱其上學
- [ 04-08]蘇北推出最新散文集《玻璃女孩》
- [ 12-09]“玻璃女孩”傳遞正能量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回報以歌
- [ 05-25]圖片故事:“玻璃女孩”劉儒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