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放風欲訪朝 分析稱其系故技重施意在支持率
2014-06-07 10:30:16??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林雯晶 陳瑜輝 |
分享到:
|
據日本共同社近日報道,日本外相岸田文雄首次公開表示,為了解決綁架日本人問題,首相安倍晉三可能訪問朝鮮。安倍則就自己訪朝的可能性,表態稱“現在判斷還為時尚早”。 這是繼上月底日朝雙方在外交部門局長級磋商中達成協議后,日方發出的希望進一步接觸的又一訊號。日朝之間頗有“郎情妾意”的感覺。 安倍為何放風訪朝?專家從不同角度做出了解讀。 故伎重施,意在支持率? 所謂“綁架問題”是指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朝鮮多次在日本本土以及歐洲綁架日本人事件。如今,“綁架問題”似乎已經成為安倍聚攏人氣的一大“利器”。 1993年首次當選國會議員后,安倍就致力于推動這一議題,包括在2002年隨小泉訪朝時要求金正日就綁架問題道歉。此次上任以來,安倍一直將解決“綁架問題”視為其內閣的重要課題之一。對于安倍等日本右翼政客而言,“綁架問題”更像是一塊博取可憐的傷疤,可以作為刺激國民感情、獲得民眾支持的工具。在他們看來,正是和平憲法的制定削弱了日本自衛的能力。安倍一直鼓吹修憲、解禁集體自衛權與其解決“綁架問題”是一脈相承的。 今年7月,安倍將面臨參議院大選。有分析指出,日本國內消費稅的提高使得消費大幅下降,給國內經濟帶來悲觀情緒。更嚴峻的是,企業、經濟學家開始對“安倍經濟學”尤其是其“第三支箭”即“成長戰略”表示懷疑。在這種情況下,安倍再次利用人質問題交涉,打出外交上的“平壤牌”,作為其“浮揚”支持率的工具。 處心積慮,謀局又破局 最近,安倍囂張行為頻出。安倍先是在新加坡舉辦香格里拉對話上拉攏菲、越等國抗衡中國,后又在G7峰會上點名批評中國,企圖完成對華的重要部署。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孫承認為,這與安倍鼓吹“積極的和平主義”政策有關。安倍試圖借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實現外交的轉型。日本積極地接近朝鮮也是所謂對中國“先包圍后改善”的重要部署中的一部分。 安倍接近朝鮮既想謀劃對華部署,又企圖突破日本在東亞的外交僵局。 孫承進一步指出,由于安倍鼓吹“侵略未定”論,鼓勵閣僚參拜靖國神社,揚言修改河野談話,否認慰安婦問題等,造成日本與中韓關系緊張,與美國關系尷尬,導致東亞局勢不穩定。在處理朝鮮核問題等重要問題上,日本的作用大大降低。孫承認為,對于安倍來說,如果在目前的外交困境下能夠實現訪朝,可以一定程度上打破日本在東亞的外交僵局。 平壤之行,撲朔迷離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梁云祥認為,由于核問題的存在,朝鮮與美國關系沒有突破,與中國關系也比較僵。以人質問題為誘餌,接觸日本,更多的是想換取與美國談判的籌碼。 另有分析稱,此次日朝接近讓美國不快,日本此舉實際上會令韓美日全面對朝施壓有可能產生“制裁漏洞”。隨著安倍的行為屢屢讓奧巴馬失望,不排除美日關系重新冷淡。 “即使平壤之行能夠成行,短期內也不會對地區局勢產生根本性的影響。達成協議后,還需要看落實和跟進措施。只有核問題、綁架問題和歷史問題得以清算,日朝關系才會產生突破。”孫承說。 |
相關閱讀:
- [ 06-06]前大使:安倍赴G7峰會鼓吹針對中國 沒得多少分
- [ 06-06]為解禁集體自衛權 安倍強調徹底推進執政黨磋商
- [ 06-06]安倍與默克爾交談10分鐘 談及烏克蘭援助
- [ 06-06]人民日報海外版:安倍圍堵中國為何四處碰壁
- [ 06-06]人民日報海外版:安倍圍堵中國為何四處碰壁
- [ 06-06]安倍欲從朝鮮“重金贖回”人質 正運作秘密談判
- [ 06-05]安倍或訪問朝鮮 法媒稱若成行美韓將大為不滿
- [ 06-05]小澤一郎批安倍違反人權 不可能改善與中韓關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