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日報網6月7日電(柳洪杰) 據日本媒體援引7日發行的韓國《京鄉新聞》等報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期間被迫在日本工廠等從事勞動的被虜韓國勞工及遺屬共252人去年12月向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要求3家日本企業賠償損失。 報道稱,自2012年韓國最高法院判定被擄勞工等未喪失對日企的個人索賠權以來,針對日企的索賠案層出不窮,本案在同類訴訟中規模最大。原告方稱準備在今后追加起訴,將召集1000名以上原告并將索賠對象擴大至16家公司。 被起訴的三家日企是三菱重工、住友重機械工業和昭和電工。美國的律師也加入了原告方的訴訟代理人,如果在韓國勝訴,則計劃凍結日企在美子公司的資產。 在韓國的被虜勞工相關訴訟中,去年兩件案子的重審判決命令三菱重工和新日鐵住金進行賠償。兩者不服,正在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日韓兩國政府根據1965年《日韓請求權協定》認為被虜勞工已經喪失個人索賠權。韓國政府已討論建立支援被虜勞工的基金等加以應對。 2013年7月10日,韓國首都首爾的高等法院就4名韓國人以二戰時期從朝鮮半島被強擄至日本煉鋼廠從事勞動為由向新日鐵住金(原新日本制鐵)株式會社索賠一案做出判決,裁定原告方勝訴,勒令該公司依照要求賠償4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6萬元)。韓國法院在戰后賠償問題上勒令日本企業做出賠償尚屬首例。 |
相關閱讀:
- [ 12-30]日本政府拒絕韓國勞工案和解案及相應賠償
- [ 12-30]日本拒絕就韓國勞工案和解 稱早已解決戰爭賠償
- [ 12-30]日本政府拒絕韓國勞工案和解案及相應賠償
- [ 05-25]韓國勞工二戰時遭日本強征 首次有望獲賠償
- [ 11-02]韓國政府確認日本曾強征韓國勞工建設發電站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