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訓 逃兵成戰俘 獲釋或再逃 美國媒體提醒說,如果伯格達爾最終被證明是一名逃兵,那美軍一定不要忘記阿里·哈桑的教訓。2004年6月,黎巴嫩裔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阿里·哈桑在伊拉克失蹤。隨后半島電視臺播出的畫面顯然表明他遭到了綁架,在畫面上,他被蒙著雙眼,身邊是武裝的蒙面人。接著兩個伊拉克武裝組織宣布將其斬首的消息。 然而失蹤一個月后,哈桑竟然又神秘獲釋,出現的地點是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這起事件的神秘面紗并沒有揭開。有消息說,哈桑是擅自脫離崗位后被抓。美國海軍陸戰隊當時也承認他們已對哈桑展開一項罪案調查,雖然他們沒有聲明哈桑究竟涉嫌犯了什么樣的罪行。美國軍方只是說,哈桑離開崗位的確是一個問題。 在經歷了近半年時間的審查后,哈桑又重新回到美國軍隊。然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哈桑再次失蹤。2005年1月,哈桑以回家探親為名請假,但是在假期結束后,他沒有出現在北卡羅來納州的軍營中。此時,距離哈桑上一次失蹤僅僅過去了7個月。從此以后,再也沒有人看到哈桑。 按照哈桑家人的說法,哈桑并不是逃兵,他目前可能和妻子居住在黎巴嫩。 營救 首選是突襲 成功率有限 自有俘虜以來,“營救”就成了任何一個軍隊中都特別激勵士氣的工作。在美軍的傳統中,營救戰俘的首選項是突襲。為了營救伯格達爾,美軍駐阿富汗的部隊過去五年里一直都在尋找機會。有消息稱,過去五年至少有6名美軍士兵為營救伯格達爾喪命。 但采用突襲的方式營救戰俘,成功率并不高。美國在越南戰場就曾多次嘗試武裝營救戰俘,但幾乎從未奏效過。少數從越南戰俘營逃回美軍部隊的戰俘,要么是越軍有意釋放,要么是越獄成功。 1比1027才是最夸張比例 進入21世紀以來,美軍最成功的一次突襲營救戰俘的行動發生在2003年的伊拉克。伊拉克戰爭后的第三天,包括美女大兵杰西卡·林奇在內的6名美軍士兵遭伏擊受傷被俘。幸運的是,被俘僅僅一周后,美軍“海豹”突擊隊采取突擊行動,從伊拉克軍隊醫院中成功救出全身多處受槍傷的林奇。 類似伯格達爾的戰俘交換行動,美軍以往也曾經歷過。不過當時戰爭雙方的戰俘交換行動,并不會強調交換的比例問題,而是要求全部釋放。因此這種大規模的釋放囚犯活動,往往經歷多年的艱苦談判才能成功。 不少人抱怨說,一個美國大兵居然需要用五個塔利班高級指揮官交換,美國人吃了大虧。其實,1比5的交換比例還不是最夸張的。2011年,以色列政府曾經用1027個巴勒斯坦囚犯,換回了被哈馬斯關押近五年的士兵吉拉德·沙利特。1比1027的比例,也創下了二戰以來最懸殊的戰俘交換比例。 |
相關閱讀:
- [ 06-03]交換戰俘:奧巴馬的新“賭注”
- [ 05-05]揭秘日軍“死亡戰俘營”:高度專業性高死亡率
- [ 05-05]日軍死亡戰俘營揭秘:死亡率遠超德國戰俘營
- [ 04-30]外媒:烏東部親俄派就釋放“戰俘”開條件
- [ 04-04]93歲二戰老兵著書揭露日軍在二戰期間凌虐戰俘
- [ 12-01]丘吉爾孫女訪問臺灣 參訪金瓜石戰俘營(圖)
- [ 11-13]女志愿軍憶審戰俘:美國兵哭哭啼啼很快就招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