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G7峰會暴露西方大國無不謀私
2014-06-09 10:16:18??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藍曉梅 陳瑜輝 |
分享到:
|
據參考消息6月9日報道,《日本經濟新聞》6月8日刊登題為《把領導人引向“自國本位”的誘惑》的文章。 在過去的一周,世界各國的政治領導人積極地開展了首腦外交。為了對抗不惜以武力吞并克里米亞的行為,日美歐將俄羅斯踢出了八國集團峰會的框架,重新回到了原有的七國體制。 七國首腦在會上達成的一項共識是“法治”,即基于民主政治規則的統治。發表的首腦宣言中呼吁“若有必要將加強對俄羅斯的制裁”。執意要加強制裁的是美國總統奧巴馬。 奧巴馬此舉顯然是做給美國國內看的,目的在于通過對俄實行進一步的制裁,對普京報一箭之仇,從而躲避國內對其軟弱行為的批評,挽回支持率。 然而,同樣支持率低迷的法國總統奧朗德在七國集團(G7)峰會上卻一再地批評美國。 總額16億美元的對俄武器出口被奧巴馬攔在了門外;有報道說美國司法部門擬對法國巴黎國民銀行實施100億美元規模的制裁。在一連串壞消息的刺激下,奧朗德反過來借助于諾曼底登陸70周年紀念活動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套近乎。 為了重振低迷的俄羅斯經濟,近來普京開始為化解烏克蘭危機而尋找突破口,可以認為,這是奧朗德總統向普京伸出的援助之手。 德國與俄羅斯在經濟上的聯系也日益加深。新當選的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與普京在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陪同下進行了短暫的交談。人們不禁要問,將普京踢出八國集團究竟有多大意義? 在東西方冷戰結束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七國集團在接納了俄羅斯之后發展成為八國集團,此后又誕生了包括中國等新興國家在內的二十國集團。然而,重新回歸七國集團的峰會,再一次暴露出了這些國家的領導人一切“以本國為本”的立場。 經濟全球化的步子一旦邁出,就不可能停歇。全球領導人雖然各有各的政治立場,但都應盡心盡力推動共同體的運作。過去一周的外交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
相關閱讀:
- [ 06-07]法國斡旋促成冤家聚首 在諾曼底G7似乎變回G8
- [ 06-06]前大使:安倍赴G7峰會鼓吹針對中國 沒得多少分
- [ 06-06]G7首腦聲明談及東海局勢 外界強調沒有指名道姓
- [ 06-06]G7首腦撇下普京開“小會” 威脅對俄加大制裁力度
- [ 06-06]G7警告俄羅斯破壞烏克蘭穩定將付出代價
- [ 06-06]普京幽默回應不參加G7峰會:祝他們胃口好(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