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區職業介紹服務中心信息部職員沈濤,伙同東城區北新橋街道社會保障事務所所長張智勇,利用提前退休人員或低保人員的信息,冒領72人次共計102萬余元失業保險金。一審因貪污罪獲刑10年后,沈濤提出上訴。北京晨報記者昨天獲悉,市二中院終審維持原判。 越權操作 冒領保險金 一審法院查明,2008年2月至2010年9月,31歲的沈濤在擔任東城區職介中心信息部網絡維護管理工作期間,得知北新橋街道社會保障事務所所長張智勇(另案處理)欲非法獲取失業保險金,仍按對方要求,將包括其父及岳父在內的72人次不符合失業保險金申領條件的人員信息錄入到“北京市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系統”,并擅自進行失業保險待遇核定及失業檔案轉移等操作,再經張智勇在社保所的相關操作,最終騙領失業保險金共計102萬余元。沈濤共分得失業保險金領取存折19個,達25萬余元。 據悉,東城職介中心的一項職責是審查失業人員是否具有領取失業保險金的資格,并核算失業人員領取失業金的數額,按相關規定,退休人員和低保人員不能領取失業金。2008年,張智勇發現可以利用提前退休人員或低保人員的信息冒領失業保險金,于是伙同沈濤趁機撈錢。之后,張智勇在社保所找一些低保人員的信息和近幾個月辦理提前退休手續的人員信息,并通過手機發給沈濤,讓他錄入失業系統下傳到社保所。張智勇負責開立領取失業金的賬戶,失業金下撥到賬戶里后再提取出來。 到沈濤2010年9月在職介系統的錄入權限被收回,兩人共冒領72人次的失業保險金。 積極退贓 辯稱被教唆 去年2月28日,沈濤被抓獲歸案,后家屬代為退贓25萬余元。據沈濤供述,在第一次張智勇給他存折時,他才知道對方欲通過自己非法獲取失業保險金。東城區職介中心出具證明顯示,2007年底,為解決失業人員信息導入中部分數據丟失問題,職介中心給了沈濤系統操作數字證書(密鑰),沈濤便有了信息補錄的權限,但該中心并未賦予他進行失業人員信息初始錄入、失業保險待遇核定等操作權限。2010年,該中心新領導接管失業管理部后取消了沈濤的后臺修改權限。 庭審中,沈濤對于指控事實和罪名無異議,其辯護律師認為,沈濤按張智勇提供的人員信息將其錄入“北京市勞動信息網”不是騙取失業保險金中的關鍵環節,且系張智勇教唆犯罪。沈濤如實供述且積極退贓,又系初犯,應從輕或減輕處罰。 維持原判 貪污判10年 一審法院認為,沈濤與國家工作人員勾結,利用對方職務上的便利,以欺騙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其行為侵犯了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和公共財產所有權,已構成貪污罪。沈濤在共同犯罪中作用明顯,其在本單位電腦系統內的違規操作環節,是同案犯張智勇能夠順利騙領失業保險金的必經程序和關鍵因素,故并非從犯。鑒于沈濤如實供述,其家屬全部退贓,可依法從輕處罰。 一審后,沈濤提出上訴。市二中院認為,沈濤與張智勇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相當,均為主犯,故駁回沈濤上訴,維持原判。 犯罪手段 張智勇在社保所找一些低保人員的信息和近幾個月辦理提前退休手續的人員信息,并通過手機發給沈濤。 沈濤進入“北京市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系統”失業管理模塊操作平臺,錄入72人次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員信息。 進行“區檔案接收”、“失業保險待遇預核定”、“區縣檔案轉移”等操作,并下傳至北新橋街道社保所。 張智勇進行后續的違規操作。 (記者 顏斐) |
相關閱讀:
- [ 05-28]紐約皇后區職介所騙局多 “空頭”職位坑慘新移民
- [ 04-08]更新快資源多 網上職介所成美華人移民求職新途徑
- [ 02-28]瑞典職介所發錯郵件 6萬人趕招聘會驚動警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