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學步車,家長們并不陌生,孩子靠它學走路,不僅摔不倒、而且走得早;自己少遭罪,家長也少操心,似乎是皆大歡喜。可是您知道嗎,它的背后其實隱含著巨大的風險。 這個頭部插滿針頭女嬰已經在醫院治療了兩個多月,孩子一哭,她的媽媽劉女士也難過得一起掉眼淚。劉女士告訴記者,這都源于一輛學步車。 劉女士所說的學步車是用來讓嬰兒在會走路之前自由移動的工具,由底輪、車身架、座椅等組成。用網絡搜索不難發現,很多家長上載了自己幾個月大的孩子在學步車中自由移動的視頻,嬰兒的小腿一蹬,在學步車中就能滑出好遠,家長也十分開心。不會走路的孩子都可以借助學步車活動起來,還不會摔倒,看上去挺安全的呀,可為什么劉女士的孩子卻因為坐學步車而傷的這么嚴重呢? 兩個月前的一天,劉女士把小女兒放在一輛嬰兒學步車里,托付給在店內喝茶的幾位親戚照看,自己則到馬路對面接大女兒放學。女嬰在學步車里劃來劃去各處移動,由于學步車無法及時停住,連人帶車滾下了樓梯。 隨后趕到的劉女士馬上將女兒送到醫院搶救。檢查發現,女嬰顱內出血并伴有肺挫傷,被診斷為“重型閉合性顱腦損傷”。為了給孩子治病,劉女士一家已經花了近30萬元,現在女嬰已經沒有生命危險,但由于顱腦損傷嚴重,她仍然沒有自主意識,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植物人”,醫院還在給她進行綜合康復和促醒治療,但即使恢復意識,情況也不容樂觀。 記者調查發現,由于嬰兒無法控制學步車停止及轉向,容易導致跌倒摔傷而造成傷害,類似的事情時有發生。2012年3月,青海西寧市一名9個月大的男嬰坐著學步車滑下樓梯,當場死亡;2013年10月,山東青島一名10個半月的男嬰在學步車玩耍時,由于滑行的學步車撞翻暖水瓶,而被開水大面積燙傷。 其實,對于學步車潛在的危險,早在2011年,原衛生部發布的《兒童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中就有數據顯示,在世界范圍內,跌倒是兒童傷害的主要原因,是引起兒童非致命傷害和殘疾的首要原因,是急診兒童最常見的傷害類型。而嬰兒使用學步車是重要的跌倒危險因素,這也曾是發達國家造成嬰兒跌倒死亡的重要原因。正是因為如此,我國的衛生部門建議家庭減少使用學步車,而在一些發達國家,對嬰兒使用學步車也有著嚴格的限制,比如加拿大,從2004年就禁止學步車的進口和銷售,從而大大降低了學步車造成的跌倒發生率。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學步車除了容易對孩子造成摔傷外,對嬰兒的發育其實還有另外一種更為普遍的不良影響。 在北京某玩具城的一個兒童學步車店,老板說,學步車銷售十分火爆。 按照老板的說法,嬰兒早早就可以坐在學步車里鍛煉腿部、練習走路,而一些家長也是早早就讓孩子坐在學步車里蹣跚學步。 讓嬰兒在學步車里站立學走路,這樣真的能夠幫助嬰兒早日學會走路嗎?專家告訴記者,如果骨骼未發育完全的嬰兒使用學步車站立時間過長,承重超負荷,很容易出現腿型異常,也就是O型腿的現象。 目前的研究表明,過多地使用學步車幫助兒童學走路,不僅容易造成腿部異常,影響骨骼發育,而且還有可能對孩子的大腦發育造成影響。 首都兒科研究所保健科主任金春華表示,平衡是大腦對身體協調控制能力,如果把這個能力去掉了,或用學步車替代,平衡能力或者平衡能力刺激少的話,就會沒有協調,或者協調動作不好,大了以后運動能力受限。 針對學步車對孩子成長帶來的種種影響,專家建議,學步車作為支撐工具,使用時一定要有成人監護,另外,連續使用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 學步車,也是車,路還不會走,怎么能“駕”車?家長要是忽略了這一點,那實在是大意;商家如果隱瞞了這一點,那就得算惡意。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注意:任何時候照看孩子,咱們都得留意。(焦點訪談) |
相關閱讀:
- [ 06-08]59歲婦女殺死一對母女自首 女嬰只有5個月左右
- [ 06-07]漳州:不慎打翻燉罐 10月大女嬰特重度燒傷
- [ 06-06]十個月大女嬰騎學步車被燙成25%特重度燒傷
- [ 06-04]剛出生女嬰被遺棄寺廟內 警方吁家屬主動出面
- [ 05-28]澳大利亞“雙面女嬰”出生19天后去世 網友祝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