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們成才的道路更多些!”——一位七旬老太鏡頭里的高考十年變遷 在山西太原,有一位名叫歐陽鴻雁的退休老人,從2003年開始,連續11年到太原市各高考考點拍照。她的照片并不專業,但卻用普通人的視角觀察記錄著這十多年來的高考變遷。 不少當年的高考生如今已經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歐陽鴻雁用鏡頭見證了他們的“成功”。但想到還有眾多落榜生,如今已年過七旬的她希望,“讓孩子們成才的道路更多些!” 2003到2014:高考制度不斷調整 這是歐陽鴻雁最珍視的一組照片:在太原多個高考考點,考生、家長和考場工作人員們都戴著白色口罩,工作人員正在為進入考場的考生量體溫。人們的表情雖然淡定,但空氣中卻似乎透著一種緊張。之所以最珍視這組照片,不僅因為這是歐陽鴻雁第一年拍攝高考,更因為這一年比較特殊,恰逢非典。 2003年對中國高招改革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這一年,高考提前一個月舉行,固定安排在每年的6月7日、8日、9日。也是在這一年,我國試行高校自主招生,北大、清華等22所高校被賦予5%的自主招生權。 此后的10年,歐陽鴻雁堅持每年到太原各個考點拍照,盡管在很多人看來,她每年拍的照片似乎都差不多,但其實每年又都不同。 2007年,首批高中新課改的廣東、山東、海南和寧夏迎來高考。2011年,包括山西在內的20個省份結合高中新課改實施高考綜合改革試點。 而在今年,備受爭議的高考加分在全國范圍內“瘦身”。但讓歐陽鴻雁感受最深的卻是今年安保更加嚴格了。她指著一張考點門口特警巡邏的照片對記者說:“你看,以前學校前面是不拉警戒線的,現在還有特警持槍巡邏,可見國家對高考安保的重視。” 在歐陽鴻雁的照片中,也有一些能體現時代變化的小細節。一張拍攝于2005年6月8日的照片是考場外的一張公告,上面寫著:“考生所帶手機請盡量存放在陪考老師或家長處,嚴禁將手機帶入考場。”“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種提示,2005年,用手機的人越來越多了,學生中擁有手機的也不少,這也能看出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歐陽鴻雁說。 全社會對高考關注持續升溫 盡管從2008年以來,高考報名人數一直在減少,但高考作為我國最重要的人才選拔方式,仍然是很多人改變命運的唯一方式。因此,全社會對高考的關注度仍在持續升溫,政府和民眾合力服務考生的“愛心接力”不斷上演。 在歐陽鴻雁的照片中,不少都是交警辛苦指揮交通、志愿者服務考生,家長對孩子的關愛這樣的畫面。“這幾年愛心送考車越來越多了,考場外的志愿服務者也多了,不少人放棄開車上下班。全社會對高考、對孩子都特別關心,大家都在盡力為高考營造好的環境。”歐陽鴻雁說,從這些“正能量”的背后可以看出人們對高考的關注。 最讓歐陽鴻雁感動的就是交警們不辭勞苦的工作,因此,她每年都會為他們拍照,并洗出來送給他們。“我拍的照片有的是烈日下的交警,有的是雨中的交警,但不變的都是他們那份敬業的精神。” 然而,沒有什么人能比家長更加關切。歐陽鴻雁在2008年6月7日拍攝的一張照片讓人印象深刻: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朝向考場的方向,雙手合十,緊閉雙眼,默默許愿。 “她一定是在祈禱孫子能考上個好大學,老人期盼后代成才啊!”歐陽鴻雁感慨地說。 除了家長的殷殷關切,考生們的精神更令人動容。2008年6月7日的一張照片上,一位考生拄著雙拐走出了考場。今年,歐陽鴻雁又拍到了一位坐著輪椅參加高考的考生。 “盡管他們自己還有點不好意思,但卻讓周圍的人很感動,能堅持來參加考試就很了不起了!”歐陽鴻雁說。 “讓孩子們成才的道路更多些!” “用相機記錄高考是因為我想看著別人家的孩子也成功。”歐陽鴻雁說,她的兩個兒子都是通過高考進入大學,最后成才。 事實上,當年歐陽鴻雁鏡頭里的很多高考生早已進入大學,有的已經走上了工作崗位,為社會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拍攝于2008年6月7日的一張照片是張云和母親的合影。在張云走出考點的時候,歐陽鴻雁幫他們拍下了這張照片。后來,張云考上了中國傳媒大學。大學畢業后,他回到太原自主創業,如今已經小有所成。 “這個孩子后來考上了北京一所高校,畢業后又去了美國留學;這個孩子也考上大學了,現在在北京工作呢……”這里面不少考生都是她的同事、鄰居或朋友的孩子,每當知道他們如愿上了大學,歐陽鴻雁都倍感欣慰。 然而,在這些考生的背后還有眾多落榜生。“現在高考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應該讓孩子們成才的道路更多一些!”歐陽鴻雁說,“現在我們說中國夢,但中國夢是具體到每個家庭的,讓孩子們都能成才恐怕是每個家庭最大的夢想了。” 歐陽鴻雁的愿望或許不會太遙遠。在201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有關領導就表示,招生制度改革總體方案將在今年年內出臺,將對考試評價制度和招生錄取制度進行系統設計,推進綜合改革,目標是建立起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考試招生制度。(記者 王菲菲) |
相關閱讀:
- [ 06-10]民國高考日期在8月:考期3天 場次為6至8場(圖)
- [ 06-10]沖出高考圍城后不妨補補“閑暇”課
- [ 06-10]廈門六中名師全面解析高考試卷:福建卷平穩中有創新
- [ 06-10]高考后第一天:AA制謝師 100多人組團包網吧打游戲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