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兩國關系緊張 中越物流網現斷裂風險
2014-06-11 09:46:11?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藍曉梅 李艷 |
分享到:
|
日經中文網6月9日文章,原題:企業擔心中越物流網斷裂越南與中國的跨國物流網出現斷裂風險。 圍繞南海石油鉆探的中越尖銳對立過去一個月,中越關系仍持續緊張。預測可能出現國界和港口被封鎖等事態,日本富士施樂等進駐越南的企業開始尋找新的零部件采購地。中越對立不僅是政治問題,在兩國開展業務的企業也開始受影響。 5月底,在越南北部諒山省友誼關口岸,載著集裝箱的卡車來來往往,帶起陣陣塵土。一半卡車都是中國牌照。這個口岸每天來往車輛100-150輛,不過在中越糾紛升級后卡車數量并未發生變化。 雖然有人擔心通關檢查變嚴,不過物流業人士表示“還和以前一樣”。不過,跨境旅游者減少,出入境管理局看不到幾個人影。一名在國境前面的市場上銷售中國雜貨的越南女性說:“從中國來的貨開始減少”。中越對立似乎已經開始對旅游和生活物資流通產生影響。 “必須考慮最壞情況,必須在少了中國的情況下也能生產”,富士施樂負責越南業務的專務執行董事藤原仁這樣說。該公司去年11月在越南北部海防市建成打印機工廠。2015年該工廠將成為年產能達200萬臺的最大生產基地,但是橡膠制油墨滾子等30%的零部件都是由陸路從中國進口的。 生產數碼相機零部件等產品的日本帝國通信工業在越南工廠組裝的零部件是廣東省深圳的數碼相機廠商通過車輛和船舶運來的。如果中越國界和港口關閉,“就只能通過飛機運輸”。 從中國向越南運輸零部件和材料的物流網日趨壯大的原因是越南產業結構脆弱,未能培育出供應零部件和材料的廠商。為回避勞動力成本上漲、罷工和反日游行等“中國風險”,日系企業正加速將生產基地轉移到越南。但是,零部件和材料廠商卻未能跟上步伐。 中國對越南的出口額在過去10年膨脹近9倍,大部分都是零部件。在越南的纖維和紡織領域,紗線和布料的70%依賴從中國進口。(作者伊藤學等) |
相關閱讀:
- [ 05-27]外交部回應中越漁船碰撞事件:敦促越南停止破壞
- [ 05-27]外交部駁斥日本領導人有關中越漁船碰撞言論
- [ 05-19]中國外交部:暫停中越部分雙邊交往計劃
- [ 05-18]中越邊貿遇冷 越商盼“柳暗花明”
- [ 05-18]外交部:中方從即日起暫停中越部分雙邊交往計劃
- [ 05-19]中越暫停部分交往計劃 4000名工人今回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