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1日電 據軍報記者網報道,都說高手在民間,部隊也一樣,高手在基層。5月底在內蒙古軍區司機訓練大隊采訪,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該大隊有4個分隊(連級編制)的分隊長、指導員都是清一色的士官。4個分隊沒有一個干部,全靠士官主官分別帶著100來號人,行嗎?走近他們,結果令人吃驚:這些士官主官們的能力素質相當了得,且每人都有一手帶兵“絕招”。 一分隊長姚占軍是一名入伍14年的老兵,僅在分隊長的位置上他就施展了8年,他帶的許多兵現在已經當上了連排主官。別看姚隊長入伍時學歷不高,但過人的專業技能和管理能力比任何文憑都有底氣。他對部隊所有裝備車輛的戰技術性能了如指掌,哪臺車出了問題,他過去聽聽聲音,便知道哪個零部件該更換了。僅憑這一點,全連上下沒一個不服的。2007年他赴利比里亞執行維和任務8個月,期間無論晝夜連續駕駛還是惡劣環境下駕駛,從未誤過一次車、出過一次差錯。 去年,一分隊的一名學兵入伍前在地方開過車,技術也過得去,來到隊里后自我感覺起點高,優人一等,模擬訓練心不在焉,班、排長的管理也聽不進去。一次模擬訓練課后,姚占軍直接把這名戰士叫到了訓練場,兩個人來了一次實車駕駛技能大比試。結果,姚占軍在復雜道路駕駛上給這個不知深淺的新兵狠狠上了一課。從車里下來,新兵灰頭土臉地說了一句:“我就是再練10年也趕不上你”,自那以后變得老實謙虛了許多。 二分隊指導員李興入伍后,從班長、區隊長一步步干到了指導員。他是姚占軍帶過的兵。對這些整天與方向盤、離合器打交道的老兵來說,突然轉行當指導員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 李興還記得自己第一次上臺給戰士們搞教育的情景:講話磕磕巴巴,詞不達意。半年過去了,連隊的戰士們都說李興指導員的課深入淺出,妙語連珠,很合他們的口味。這個“修煉”的過程可絕不亞于那些駕駛“絕活”。自己寫教案,自己做多媒體課件,計算機知識欠缺,每天晚上熄燈后還要對著電腦練習各種軟件的操作與使用。任職半年來,李興已經在大隊大課上給戰士們講課3次,其中《密切內部關系,構建和諧軍營》一課被大隊評為上半年優秀教案。 有了指導員這個平臺,李興的文藝特長也得到了充分施展和發揮。大隊每年文藝節目的編排、主持,他都是不二人選。他編排的舞蹈《槍林彈雨》和小品《特殊任務》分別獲內蒙古軍區“草原杯”文藝匯演舞蹈類2等獎和創作類2等獎。 在四個士官分隊長中,二分隊長崔亞軍因為管理嚴、講話直、笑臉少,被大家戲稱為“黑包公”。但生活中,他卻是一個“張飛吃豆芽——粗中有細”的人。它的帶兵名言是:對戰士們付出真愛,他們才會把你當成真正的依靠。 一次連隊晚點名,一班學兵魯子權突然肚子疼打報告上廁所。他飛快地跑到旱廁后,慌忙中一腳就踩進了茅坑里。營門哨兵聽到呼喊聲后給分隊打電話,他帶了兩個班長趕過去,一把把魯子權從糞坑里拉了出來。兩個班長被臭味熏得直干嘔,崔亞軍二話不說,背起小魯就回到了分隊洗漱間,從頭到腳給他沖洗得干干凈凈送回了班里。二分隊的官兵都說,別看分隊長的臉黑了點,但他卻有一顆熾熱的愛兵之心。 三分隊長周廣建是個入伍14年的老兵,也是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他06年初到司機訓練大隊便開始任三分隊指導員,今年又轉行當上了分隊長。10幾年來,周廣建將一門心思全撲在了工作上,兩地分居的妻子信潔一個人在老家山東梁山拉扯著3歲大的孩子。去年冬天,正帶著隊伍緊張訓練的周廣建接到了妻子從老家打來的電話,原來兒子患左側重復腎和輸尿管狹窄,高燒不退,需要立即住院手術。當他火急火燎趕到醫院,看到無助的妻兒,頓時熱淚長流。他將妻子抱在懷里說:“我這當丈夫的不合格,但是我選擇當兵無怨無悔!等到我脫下軍裝的那天起,我再好好補報你和孩子”。 四分隊長王澤濤是大隊兵齡最長、資歷最老的兵。他的帶兵理念是:打鐵還需自身硬!16年來,無論是執行任務還是帶隊訓練,他始終是沖在最前面,站在最前線的那個。他在自己的日記扉頁里寫道:“當主官不僅要把口號喊響,更要放下身架做好榜樣,待人公平,做事公正,才能走進戰士們的心里。” 這些主官當中,還有戰士思想工作“專家”,一分隊指導員靳俊亮;軍區駕駛專業比武第一名,被譽為“草原神駒”的三分隊指導員李大勇;婚期一拖就是兩年的四分隊指導員王斌峰。提到他們,連隊的戰士們都要豎起大拇指。 這幾年,大隊大學生學兵驟然增多,給這些學歷普遍偏低的士官帶兵人帶來了新的考驗。但他們都沒閑著,報自考、上電大,幾年下來,所有連隊主官都拿到了大專以上文憑。(記者郭建躍特約記者劉偉 通訊員烏蘭吉報道)
|
相關閱讀:
- [ 06-11]解放軍儀仗隊歡迎孟加拉國總理訪華 男整衣帽女補妝
- [ 06-11]美媒狂想中美開戰:解放軍若被打敗將更加致命
- [ 06-11]解放軍派艦隊“深入虎穴” 彰顯中國自信
- [ 06-10]圖揭:解放軍序列中再也沒有出現過的軍兵種
- [ 06-10]美媒臆想中美開戰:解放軍若被打敗將更加致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