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質疏松門診主任 蔡冬梅教授 老年人最常見的意外就是跌倒。有數據顯示,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30%在一年中至少跌倒過一次。面對老年人跌倒,“扶不扶”不僅是個道德問題,還是個“技術問題”。 扶得不對,可能加重骨折或出血 在《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中特別提出:發現老年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況處理。如果扶得不對,反而可能“好心辦壞事”,例如不當的扶助可能加重骨折或出血。 ★如果老人跌倒后出現肢體疼痛、畸形、關節異常、肢體位置異常等情形,要想到可能發生骨折; ★如果出現腰、背部疼痛,雙腿活動或感覺異常及大小便失禁等,可能有腰椎損傷。 出現這些情況時,如果沒有相關專業知識,不要隨便搬動,以免加重病情。正確的做法是,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 骨質疏松老人最怕跌倒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質疏松門診主任蔡冬梅教授指出,因跌倒所導致的損傷中,危害最大的是髖部骨折,尤其是本身就有骨質疏松的老年人,不小心滑倒,坐個“屁股蹲兒”就可能發生髖部骨折。 研究發現,髖部骨質疏松性骨折(又稱脆性骨折)患者一年內致殘率高達50%,死亡率高達15%-33%。而在存活的髖部骨折患者中,即便骨折后一年,仍有1/4的患者不能恢復活動能力。這無疑會給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帶來極為沉重的生活和經濟負擔。為此,蔡冬梅建議老年人謹記“三早一防”的十二字口訣——“早發現、早篩查、早預防、防摔倒”。 早發現:65歲以上老人,尤其是女性,如果經常感到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甚至出現身高變矮、彎腰駝背等癥狀時,要警惕骨質疏松,應到醫院去進行檢查。 早篩查:骨密度檢測是進行骨質疏松篩查的最佳手段,中老年人每年應進行一次骨密度(BMD)檢測,以便及早發現骨質疏松。為了幫助更多患者及早發現、及早干預,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攜手多家三級甲等醫院,在全國連續三年開展“骨質疏松防治大型義診活動”,為老年人進行免費骨質疏松咨詢和骨密度篩查。 早預防:骨質疏松的預防分為初級預防和二級預防。 蔡冬梅介紹說,初級預防是指還沒有骨質疏松但有危險因素的人,應該注意高鈣、低鹽、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適當戶外活動和日照,戒煙戒酒,適量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以防止或延緩出現骨質疏松,最重要是避免發生第一次骨折。二級預防是指已經發生骨質疏松或者脆性骨折的患者,除以上措施之外,還應按照醫生建議接受雙膦酸鹽、降鈣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或甲狀旁腺素等藥物治療,避免發生骨折。特別是骨折后的患者,由于長期臥床,進一步加重骨質流失,容易發生二次骨折。 防摔倒:要預防跌倒,老人除了外出時要留神外,還應該留意家居環境是否足夠安全,如衛生間的地板是否太滑,晚上起夜是否有小夜燈等,有調查顯示,過半老人的跌倒竟發生在家里,這是很多人所始料不及的。 另外,老人為防止骨質疏松應該適當活動,但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方式,步行和太極拳是不錯的方式。很多老人喜歡倒走,但專家提醒,倒走由于視線不好,肌肉協調和身體平衡都很難掌握,容易導致老人摔倒,建議最好不要采取這種方式進行鍛煉。 文/羊城晚報記者 胡菁 |
相關閱讀:
- [ 06-12]“查房起沖突”追蹤 醫生確診:學生肋骨骨折
- [ 06-12]福州:哥哥玩網游入迷 4歲弟弟從6樓墜下骨折
- [ 06-11]客人在浴室滑倒摔骨折索賠八萬 酒店表示不公平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