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下午,廣州市召開生態水城建設動員大會,全面部署推進生態水城建設。這是繼5年前亞運治水之后,廣州再次啟動全面治水大幕?!拔液完惤ㄈA市長,還有其他市領導要主動擔任跨區河涌的‘河長’,請大家監督!”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萬慶良如是說。萬慶良強調,要建成生態水城,必須落實市、區(縣級市)、鎮(街)、村四級“河長”責任和各區、縣級市的主體責任。 市長陳建華向各區、縣級市政府、市水投集團等13個單位下達了2014年至2016年生態水城建設任務書。 奮戰三年再現嶺南水鄉風情 萬慶良指出,生態水城建設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工程。按照省的部署要求,在歷屆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基礎上,再奮戰三年,努力再現嶺南水鄉的美麗風情,增創城市發展水優勢。 “建設生態水城,必須始終堅持水民生這條主線,針對水安全、飲用水質、水污染及治理等涉水問題下功夫,努力把生態水城建設過程作為聚民心、謀民利、惠民生的過程?!比f慶良說。 消除中心城區52個內澇點 會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如桂部署生態水城建設總體目標和主要工作任務。通過生態水城建設,廣州市飲用水源保障格局進一步優化,戰略備用水源建設不斷加強,逐步完善東江、西江、北江、流溪河為引用水源,珠江西航道和一批水庫水體為應急備用水源的戰略水源格局;城區全面喝上優質水,農村供水水質不斷提升,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問題,全市供水水質達標實現全覆蓋;全市“望天田”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集中消除中心城區52個內澇點,城市排澇能力不斷提高;“五小”水利設施安全達標率70%以上,全市水利設施防御水旱災害能力持續強化;廣佛跨界16條河涌基本消除劣V類,全市水環境穩步趨好;建成一批生態湖、濕地、沙灘泳場、水庫,水生態修復能力取得明顯成效。 東濠涌深隧后年才建成 會上,市水務局局長丁強透露,廣州市已編制了《廣州市生態水城建設規劃(2014—2020年)》和《廣州市生態水城建設實施方案(2014—2016年)》。水城戰略要堅持“水民生”主線,切實解決廣州市水環境生態保護形勢依然嚴峻、水資源相對短缺、洪澇災害時有發生等問題。 丁強介紹說,2014—2016年,水環境生態水城建設主要包括飲用水工程、城鄉水安全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和水生態修復工程等4個方面的內容?!盀橥七M生態水城建設,廣州市將市、區責任分工,落實‘河長制’,形成工作合力,推進生態水城建設的計劃具體實施,同時建立完善資金投入機制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機制”。 昨天的動員大會對廣州深隧工程進行了較大調整:原計劃明年建成的東濠涌深隧工程建成時間節點往后移了一年,2020年之前將再建成4條支隧。 針對城市內澇問題,廣州市此前已計劃在廣州建設深隧排水系統,包括一條主隧道和7條支隧道,東濠涌深隧試驗段工程計劃在明年建成完工。但據了解,東濠涌深隧試驗段工程至今尚未未開工。 記者注意到,在昨天的動員會上,原計劃在明年完工的東濠涌深隧試驗段工程,竣工時間限制被延長了一年,要求到2016年建成。 此外,廣州市深層排水系統的方案也有較大變化,此前的規劃是一條主隧道和七條支隧道,但是后來石井河支隧改成了淺層渠箱。昨天,市水務局發布的任務方案中又有比較大的調整,要求在2017年到2020年期間,新建獵德涌、駟馬涌、荔灣涌、沙基涌深隧支隧。 廣州市水務局表示,深隧系統并不是替代原來的污水整治方法,而是在原有治水基礎上的有效補充。 生態水城目標 近期:全市水面率10.2% 近期目標是到2016年年底,供水能力從762萬立方米/日提高到865萬立方米/日,城鎮供水水質綜合合格率從99.3%提高到100%;基本建成主要江河防洪(潮)減災體系:中心城區防洪(潮)標準達到200年一遇,南沙區和番禺區的防洪(潮)標準基本達到50-100年一遇,主要中心鎮和重要堤圍的防洪標準基本達到50-100年一遇;排水標準從中心城區排水管網83%的1年一遇,提高到90%以上不低于1年一遇,農田及生態保護區排澇標準達到10年一遇24小時暴雨不成災;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從90.89%提升到93.5%,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從43%提升到60%,廣州珠江前航道親水節期間水質達到III類;廣佛跨界區域16條河涌基本消除劣Ⅴ類,全市基本完成污泥廠內減量處理設施建設。全市水面面積達到758平方公里,水面率達到10.20%。 遠期:再現人水和諧新格局 遠期目標是到2020年年底,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高標準穩定達標,農村飲用水源水質得到基本保障,水源涵養體系基本形成。通過流域綜合整治和生態建設,全市地表水質達到環境功能要求,飲用水源水質高標準穩定達標,水生態系統逐步修復,構建經濟繁榮、水體清澈、生態平衡、人水和諧新格局,為全市人民安居樂業提供安全優質的供水保障和良好的水生態環境。 生態水城建設最新進展 ●廣佛跨界16條河涌整治:石井河、流溪河、花地河、白坭河等廣佛跨界16條河涌的整體治理方案設計已通過審查。已開展初步設計,其中,石井河上游、干流截污渠箱等2項初步設計已獲得批復。 ●水質達標改造工程:目前,20家未達標水廠中已有2家水廠通過加強管理和工藝控制,供水水質已達標。其它18家未達標自來水廠,正按照達標改造方案加緊推進,確保6月30日完成達標改造。 ●北部水廠一期:供水規模60萬立方米/日。項建已獲市發改委批復。 ●廣州北江引水:清遠段取水,取水規模100萬立方米/日。目前,水源工程項目建議書通過省水利審查并上報省發改委待批;花都水廠及配水管道正在開展征地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工作。 ●河涌治理工程:已開工整治10條(段)。 ●生態調蓄湖:智慧東湖、番禺湖、鳳凰湖、掛綠湖在建。 ●濕地工程:海珠濕地二期、智慧城核心區東部濕地、草河濕地在建。 ●公共沙灘泳場:琶洲灣公共沙灘泳場、西郊沙灘泳場二期在建。 ●廣州水博苑:景觀水體及琶洲涌工程總工程進度累計90%。 ●水庫工程:建設牛路水庫和沙逕水庫開展前期工作。 ●防洪工程:在建19項。 ●排澇工程:在建4項。 ●農村自來水改造:在建128項。 ●農村污水治理:在建12個村。 (記者 張林 通訊員 史偉宗) |
相關閱讀:
- [ 06-12]中國擬投兩萬億部署“治水” 網友稱預防勝于砸錢
- [ 06-11]“水十條”出臺在即 四類股享2萬億治水盛宴
- [ 06-11]中國“水十條”出臺在即 2萬億治水盛宴將開席
- [ 06-05]不再“開膛剖肚”關鍵是結束“九龍治水”
- [ 05-26]浙江水質墊底市治水經:適量養豬 整治重污染行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