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12日電(記者 丁棟)自2007年以來,中國林業有害生物每年發生面積均在1.75億畝以上,占林業災害總面積的50.69%,是森林火災面積的數十倍,年均造成損失1101億元(人民幣),中國官方近日出臺意見,提出到2020年,主要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以下,無公害防治率達到85%以上,測報準確率達到90%以上,種苗產地檢疫率達到100%。 據介紹,中國現有林業有害生物8000余種,可造成嚴重危害的有200多種,已成為全球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國務院在近日出臺的意見中,明確了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主要任務,包括強化災害預防措施,提高應急防治能力,推進社會化防治等。 據介紹,林業有害生物種類多、分布范圍廣,造成的危害具有很強的隱蔽性、潛伏性、暴發性和毀滅性。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危害不僅破壞著森林資源,還影響著經濟貿易安全和食用林產品安全。 意見指出,林業主管部門要完善監測預警機制,科學布局監測站(點),不斷拓展監測網絡平臺,每5年組織開展一次普查。中央財政要繼續加大支持力度,將林業有害生物災害防治納入國家防災減災體系。 近年來,外來有害生物入侵日益頻繁,造成的損失觸目驚心,并呈現出加重加劇的趨勢。造成嚴重危害的38種外來林業有害物種,年均發生面積約4200多萬畝,年均損失700多億元,約占林業有害生物全部損失的一半以上。每年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進境檢疫截獲有害生物4000多種、50多萬次。 意見提出,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要加強和完善外來有害生物防控體系建設,強化境外重大植物疫情風險管理,嚴防外來有害生物傳入。農業、質檢、林業、環保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和“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嚴格植物檢疫審批和監管工作,建立疫情信息溝通機制。相鄰省(區、市)間要加強協作配合,建立林業有害生物聯防聯治機制。(完) |
相關閱讀:
- [ 06-11]北京新生違建管控不力將問責區縣干部
- [ 06-05]國務院辦公廳出臺意見 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 [ 05-08]4月份中國自然災害以低溫冷凍為主 致37死4失蹤
- [ 05-02]北京86歲老人五一當志愿者 一分鐘給28人指路
- [ 04-19]今年中央"三公"預算同比降一成 比去年減少8億多
- [ 04-13]廣西南丹450畝山林起火被燒光 網友質疑無人管
- [ 03-16]去年福建省林業貸款突破200億元
- [ 03-09]劉振偉:四部法律列入本屆五年立法規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