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9位外國首腦在人民日報發文 大多主動聯系
2014-06-13 06:35:14? ?來源:長江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祝賀中國重大節慶日 還有一些國家首腦因與中國關系交好,在中國重大節慶日時也會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署名文章表示祝賀。其中2005年春節之際,法國時任總統希拉克就發表了《向中國人民拜年》的文章。 另外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在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時發表祝賀信。 他非常真誠地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認為中國在過去幾十年里取得了非常積極的進步。特別是在過去30年里,中國的領導層采取了重大步驟,即實行開放和現代化路線,使人們過上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外國首腦如何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文章?人民日報相關編輯告訴本報記者,國外領導人文章一般由該報評論組負責協調編輯,刊發在“國際論壇”欄目中。多數文章是對方主動聯系人民日報刊發的。 從編輯審稿到見報只用了兩天 人民日報評論組編輯陳成(化名)介紹,其實大部分文章都是領導人主動找到人民日報要求刊發的。今年5月30日刊發在要聞版上的《馬中友誼恒久不變》,就是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主動要求刊發。納吉布總理辦公室工作人員聯系到人民日報亞太中心分社記者,表示希望刊發文章,并傳給記者一篇英文稿件,記者翻譯后傳給評論組編輯審核。參與審核的有主編和當天的值班主任,主要是檢查翻譯的語句有無錯誤,文章內容是否符合中馬關系現狀,“改動不大,只是個別字詞的調整,以尊重作者原文為原則”。稿件審核完畢,再由記者傳回納吉布總理辦公室,雙方無異議之后,稿件見報。從編輯審稿到見報只用了兩天,“見報時間是早就約定好的,我們都希望能在中馬建交紀念日這天發表”。 6月8日刊發的巴西總統羅塞夫文章《世界杯中的世界杯》,也是由巴西方面主動提供。據人民日報駐巴西記者顏歡稱,這篇文章是巴西外交部與報社直接聯系的,記者并未經手。2012年6月,普京訪華期間發表《俄羅斯與中國:合作新天地》,則由普京的工作人員聯系人民日報駐俄羅斯記者后要求刊發。 也有一小部分文章的發表源于評論組編輯的策劃。陳成介紹,去年9月和12月,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士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署名文章,就是記者主動向村山富士約的稿。“因為我們看到他在本國媒體上發表的一些言論,正是人民日報需要的,所以就請記者與他聯系約稿”。約稿多在元首訪華、建交若干周年、雙邊關系有重大突破等契機。 通過評論組發表的外國首腦文章篇幅在1200字左右,多發在要聞版。“版面安排上尊重國際論壇欄目的一貫安排,并不會因其作者是首腦而放在版面頭條”。 稿費與普通稿件標準一致 據報道,2013年9月,普京通過公關公司聯系到美國《紐約時報》,提供了一篇關于敘利亞問題的800字文章,不過并未獲得稿費。陳成介紹,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首腦文章都會支付稿費,只是篇幅不同,數目會略有不同,但與其他稿件的稿費標準一致,并不會單獨計算。 除評論組外,廣告部門也收到過外國元首的發文請求。2011年4月11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在人民日報第9版以廣告形式刊登了一封鳴謝信,感謝所有在大地震中支援日本的國家和地區。這封感謝信是由日本駐華大使館找到人民日報廣告部門,敲定了最終刊登程序。 柔性的公共外交展示方式 菅直人的鳴謝信引起了國內媒體的轟動,登上了網易、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的熱門頭條。網友綠奇奇稱,這封信讓他感受到了日本的真誠和禮貌, 在人民日報官方微博上,外國首腦文章的轉發多為四五百次。在關于巴西總統文章的微博下,有250位網友留言、500多位點贊。網友“螳螂川語”寫道,感謝巴西總統的邀請,這樣的文章讓我感到巴西不是一個遙遠的國家,而是一個親切、有人情味的地方。 對于外國首腦在人民日報上頻頻發文,陳成認為,“這是對人民日報的一種認可”。她解釋,這種認可來自于中國國際影響力提升,中國有底氣用更開放、更自信的姿態向世界展現自己;其他國家也更加重視中國,希望中國人民能聽到來自該國的聲音。 人民日報評論部一位記者表示,海外元首選擇外事訪問、雙邊交往等大事件的契機,在報紙發表署名文章,認可的是人民日報作為央級紙媒的傳播優勢,部分文章不否認是作為一種柔性的公共外交展示方式。“人民日報彰顯的是權威性”。 絕大部分的海外國家首腦的署名文章或者稿件來函,一般都會經過該國的大使館或者駐外分社記者轉接或轉達。有時候,人民日報社評論組人員也會主動策劃,進行約稿,納入重量級的欄目中包裝。(記者劉嘉 見習記者 段久惠) |
相關閱讀:
- [ 02-22]卡梅倫成穆巴拉克下臺后首位訪問埃及外國首腦
- [ 06-11]歐委會遴選新主席 英德首腦意見相左
- [ 06-09]日媒:G7會議安倍向奧巴馬提首腦會談請求遭拒
- [ 06-07]七國集團首腦:朝鮮必須廢棄所有核項目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