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囚風波引發廣泛爭議 令美國社會陷入迷茫
2014-06-13 10:19:19??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藍曉梅 李艷 |
分享到:
|
在重重阻力之下,奧巴馬關閉關塔那摩監獄的承諾成為笑柄 與奧巴馬同屬民主黨的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政治評論員、著名主持人克里斯·馬修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搖著頭說:“這是一個已經被高度政治化的事件。在美國,什么都是政治。”馬修斯認為,奧巴馬在換囚交易中的表現方式有明顯失誤。“他不應該興高采烈地宣布這件事,而應該面色凝重,表現出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塔利班仍是美國的敵人?!备嗟墓埠忘h人則擔憂,奧巴馬釋放5名塔利班重要成員將給美國帶來安全隱患。 面對眾多非議,奧巴馬屢次表態決不為此交易道歉。在“不會把自己的任何一名士兵丟棄在戰場上”等說辭的背后,已面臨第二任期下半場的奧巴馬背負著究竟留下何種歷史遺產的政治焦慮。歷史對奧巴馬的評判將基于那些信誓旦旦的承諾。奧巴馬曾承諾“以負責任的方式”結束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但美軍撤走后的伊拉克內亂愈演愈烈,阿富汗很可能又是一個爛攤子。奧巴馬的另外一大心病,便是至今仍未關閉的關塔那摩監獄。 奧巴馬第一任期宣誓就職后兩天,即2009年1月22日便簽署命令,宣布將在一年內關閉關塔那摩監獄。但在重重阻力之下,關塔那摩監獄至今未能關閉,奧巴馬這一命令終成笑柄。奧巴馬為此屢屢做出新的承諾。2013年4月30日,他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說,關塔那摩監獄的存在有損美國形象、開支太多并有損美國反恐努力,表示將就關閉關塔那摩監獄與國會重新接觸,以闡明關塔那摩監獄的存在不符合美國人民的利益。今年5月28日在西點軍校畢業典禮上論及美國外交政策時,奧巴馬稱關塔那摩監獄的繼續存在有違美國價值觀和法治傳統,再度發誓盡快予以關閉。 圍繞黨派利益爭辯,換囚交易風波染上強烈政治色彩 11日的聽證會上,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基翁稱,這一前所未有的與“恐怖分子”的談判“令人深深不安”,并認為此舉有可能對美國公眾帶來更多的安全威脅。他批評白宮相關解釋是在“公然錯誤”地“誤導公眾”。 換囚交易已經演變為有著強烈黨派色彩的政治風波。面對共和黨人的抨擊浪潮,為奧巴馬辯護的人反駁說,幾年前共和黨人就曾力主用關押在關塔那摩監獄的塔利班囚犯換取釋放伯格達爾,奧巴馬真這樣做了,他們又出爾反爾,說三道四。 10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博納指責奧巴馬政府的換囚交易會使美國人民更不安全。他說,國會議員關注的是,在與塔利班做交易之前,奧巴馬政府沒有按相應法規提前30天告知國會議員。 哈格爾辯解說,如果政府將計劃事先告知國會則風險過大,情況也會變得極不確定。換囚交易是在“極為特殊”的情形下進行,美國在最后一小時才知道接回伯格達爾的具體地點。在此過程中,走漏任何一點消息都可能會毀掉整個換囚交易。他說,五角大樓事先對有關法規進行了討論,但司法部告知,在如此極端特殊情形下,奧巴馬有權“先斬后奏”。耐人尋味的是,美國司法部當天對哈格爾的說法拒絕置評。 在這場亂哄哄的爭執中,人們聽到的大都是圍繞美國自身利益的黨派爭辯。而另外一些問題則被有意無意地回避了,那就是伯格達爾對阿富汗戰爭的認識到底說明了什么,這場戰爭為阿富汗人民帶來了什么,又將為美國乃至整個世界留下怎樣的遺產? |
相關閱讀:
- [ 06-10]奧巴馬政府換囚事件愈演愈烈 美眾院聲稱要徹查
- [ 06-09]美國換囚門主角家父受死亡恐嚇 事件持續發酵(圖)
- [ 06-04]效仿塔利班換囚 古巴特工敦促美國與古巴換囚
- [ 06-03]塔利班領導人藏匿13年突然“發聲”:換囚是重大勝利
- [ 03-29]兩岸首例換囚 臺灣3受刑人泛淚:回來真好(圖)
- [ 10-30]以色列埃及實施換囚協議
- [ 10-26]以色列再簽換囚協定 欲借外交手段改善周邊局勢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