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陜北靖邊縣一帶發現了油田并開始了大面積開采,當時為了建設油田,鉆采公司征用了農民的部分土地。但是,讓鉆采公司沒想到的是,10年后的今天,當地村民認為當時油田占用的土地是租用,而不是征用,并要求油田給他們再續租金,否則堵路封門,那么,這些土地究竟是征還是租呢?這場風波將如何化解呢? 村民認為土地被“租” 應再續租金 根據群眾反映,記者首先來到靖邊縣楊米澗鎮郝渠則村河畔村民小組。村民們說,他們村的190畝地是2003年被油田租用走的。 村民劉玉秀:當時是鄉上的書記王啟福跟村上的干部來,給我們說這是租地,時間是10年。 記者:租金是多少? 劉玉秀:一畝地是800元,一次性付清。 記者:那10年以后怎么辦?當時怎么說? 劉文凱:10年后怎么辦?當時沒有說。 村民們告訴記者,當時所租用的土地用于長慶油田在當地的油田開發建設,期限是10年,由于這些被租用的是他們村最好的土地。所以,當年他們并不愿意。 村民劉玉才:這是我們村最好的地,當年是水澆地。全村人吃糧食全靠它。所以當時大家不同意,鄉上干部說這地必須征。 村民們認為,現在10年期限已滿,他們要求收回自己土地,卻被告知:這些土地是征用。 村民劉文勝:我們找到鄉上,鄉上說這些土地是征用,已經沒有我們什么事了。 記者:當年征地的時候,寫什么手續了沒有? 劉文勝:什么都沒有寫,就是用嘴說了一下。 村民們說,他們一直不明白,既然是征地,為什么這幾年來,這些被征走的土地還一直發著農資直補款?按規定,被征用的土地是不享受這些惠農政策的。 村民劉文勝:既然發著買這些補貼,說明這些地不是被征用。 調查中記者了解到,像郝渠則村這樣的現象在靖邊縣的南部鄉鎮普遍存在,涉及土地有一萬多畝。 靖邊縣大路溝鄉后山村村民劉建軍:當年說是租地,期限是10年。10年后,要么繼續租,要么把地還給我們。 靖邊縣大路溝鄉大界村村民張立新:像這樣的事在我們鄉九個村普遍存在。 采訪中村民告訴記者,對于他們反映的情況,政府部門的解釋讓他們很不滿意,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他們只能采取堵路封門的辦法。 盡管當時沒有簽訂合同,但村民們堅持認為10年前長慶油田在油田建設時是租用他們的土地,而不是征用。那么,這些被占用的地到底是租還是征呢?記者來到楊米澗鎮了解情況。 座談會鄉鎮干部解釋 部分村民扔新村疑慮 在楊米澗鎮政府,鎮黨委書記白玉鵬告訴記者,幾個月前,村民們把這個問題反映到鎮上后,他們就開始著手調查此事,并在縣國土資源管理局調出了當年國土局與村上簽訂的用地合同,從合同上看,確實屬于征地,為此他們還兩次前往河畔村,給村民面對面進行解釋,目前,還有一部分村民對于鄉鎮干部的解釋持懷疑態度,為了打消村民們的疑慮,5月21號,由楊米澗鎮鎮長鄭曉東帶隊,會同包村干部第三次來到河畔村,與村民面對面座談。 靖邊縣楊米澗鎮鎮長鄭曉東:這個問題,我專門從縣土地局調閱了當年的資料,這是復印件,確實屬于征地,是當時的村委會和鄉政府還有縣土地局三家簽訂的征地合同,補償是按照1994年縣政府出臺的第48號文件,按照當年土地畝產值的10倍給予補償,當年給你們補了11年的,是因為當年占地的要賠償當年的損失,所以,當年的補償不算在里面。10年補償是從第二年算起的。這個沒有什么問題。 隨后,鎮領導讓大家傳閱合同的復印資料,可是,有的村民懷疑這份合同是不是真的。 村民劉文勝:誰知道你這個文件時從哪里弄來的?說不定是你們后來弄的。 靖邊縣楊米澗鎮鎮長鄭曉東:哎呀,你們既要政府給你解決問題,你們又不相信政府,你還要政府怎么辦? 村民劉玉才:既然是征地,為什么還要給征了的地發糧食補貼?沒有征地前我家就是33.6畝地,征地后怎么一直發著1436元的補貼? 楊米澗鎮財政所所長袁偉:你知道一畝地的農資直補是多少? 劉玉才:我不知道,我只記得我家是33.6畝地,一直發著1436元,去年還發著。這個沒有錯。 袁偉:我們這里有一個名單,你看,你家原來有地33.6畝,被征用走4.3畝,實際應發的地畝數是29畝,這后面還有簽字,對不對? 原來,給村民發放的農資直補款,是未征用的土地,村民們因為不知道一畝地一年發多少直補款,所以誤以為給征了的地還發放著農資補貼,并且以此為證據,證明他們的地是租用而非征用。 村民劉玉秀:既然是征地,那當年為什么不跟村民簽合同? 靖邊縣楊米澗鎮鎮長鄭曉東:土地一般分國有跟集體兩種,村上的地屬于村集體所有,所以簽合同的時候就跟村委會簽,不跟村民簽字,因為你們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你們只有承包使用權。 村民劉文凱:不管怎么說,你們當年征地的時候沒有給我們寫下任何字據,也沒有說是征,也沒有說是租,所以,到了現在,我們就認為是租,就是租,這個問題沒有啥商量的。 村民劉玉海:當時你們啥也不說就把地弄走了,現在說是征地,村民肯定心里不服。 原村委會主任解釋 是“征”地不是“租”地 座談會不歡而散。看來,要打消村民心中的疑慮,解鈴還須系鈴人,只有找來當年征地時的鄉村干部弄清征地的來龍去脈,才能讓村民們信服。下午,原村委會主任胡生金從外面趕了回來,座談會繼續進行。 靖邊縣郝渠則村委會原主任胡生金:當年我把你們叫到地邊,確定地的邊界時,說是國家要征用這塊地,誰有多少地現在就弄清楚。明明說的是征地,給畝產10倍的補償,咋就變成租地了?誰說是租地了? 原村委會原主任的證實,讓村民們心服口服,沒有一個出來質疑。 鎮長鄭曉東:他說的怎樣?當年是這樣說的嗎? 村民劉文凱:對對的,半個字都沒有錯。 村民劉玉海:人無籠頭拿紙栓,當年要是把這些給村民寫到紙上,把話說這清楚,那大家也不會這么鬧的。現在大家這么鬧,主要還是生活困難,就那么一點地,被征走了,以后咋生活?這是最主要的問題。 開完座談會,對于還有思想情緒的村民,鎮長又單獨找他們進行溝通。 村民劉文勝:理解理解,你們也很辛苦。 一個問題,三次進村,面對面座談,終于解開了村民們心里的疙瘩。 靖邊縣楊米澗鎮鎮長:這個問題主要是當年征地時沒有給大家解釋清楚,工作有點草率,其實,群眾是講道理的,只要你耐心給他們把話說清楚了,他們是能接受的。現在,大家生活困難,我們也看到,下一步,我們積極爭取一些土地平整項目,放到這個村上來,給群眾解決一些實際的困難。 目前,經過鄉鎮干部的進村解釋、面對面的溝通,大部分農民都明白了征地政策,這起風波也及時得到平息。同時,記者了解到,為了解決油區農民土地被征用以后生產發展問題,縣上將根據近幾年來實際情況,為當地優先安排更多的惠農項目。其中,失地農民人數最多的楊米澗鎮將在三年內規劃實施“坡改地”項目8000畝,以更好地改善他們的生產生活條件。(陜西廣播電視臺《今日點擊》) |
相關閱讀:
- [ 06-12]莆田一村民兩棟房屋遭拆除 一家10口蝸居板房
- [ 06-12]貴州長順一村官幫村民抽水時溺亡 或因水泵漏電
- [ 06-12]平和巖坂村欲砍竹種柚子 白鷺來棲村民想留竹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