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反政府武裝三路包抄巴格達 安全部隊不堪一擊
2014-06-14 07:49:36??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占據伊拉克北部大片地區的反政府武裝13日攻勢不減,占領了首都巴格達周邊迪亞拉省的兩個城鎮,并準備攻占伊拉克北部重要城市薩邁拉。土耳其外交部11日晚發表聲明,確認土耳其駐伊拉克摩蘇爾總領事館遭到襲擊,包括總領事在內的49名外交人員、家屬和保鏢被綁架。 反政府武裝再掠兩城 伊拉克警方官員13日說,反政府武裝占領了迪亞拉省的杰盧拉鎮和薩迪赫鎮,它們離巴格達的距離分別為125公里和95公里。反政府武裝人員開皮卡車,上面架設機槍。駐守當地的伊拉克士兵未做任何抵抗,紛紛逃離。 伊拉克警方官員還透露,伊拉克北部庫爾德自治區的武裝人員也進入杰盧拉鎮,以保護當地的庫爾德政黨辦公室,但庫爾德方面的武裝并沒有與反政府武裝交火。 反政府武裝此前已攻占了安巴爾省費盧杰以南10公里的薩克拉維亞赫鎮,伊拉克安全部隊被迫撤回巴格達。 伊拉克反政府武裝由遜尼派極端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領導,但據信其中也包括伊當地一些對什葉派政府不滿的遜尼派武裝。該組織分別于10日和11日占領第二大城市摩蘇爾和薩拉赫丁省首府提克里特等城市。 叛軍準備進攻薩邁拉 法新社報道,有目擊者13日看到,大批反政府武裝人員正在伊拉克北部城市薩邁拉周邊集結,準備發起進攻。 薩邁拉距離巴格達僅110公里,城中的阿里·哈迪清真寺則是葬有什葉派穆斯林歷史上第10伊瑪目阿里·哈迪和第11伊瑪目哈桑·阿斯卡里的重要宗教圣地。2006年2月,阿里·哈迪清真寺遭到炸彈襲擊,金頂嚴重受損,這引發了伊拉克國內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的血腥仇殺,造成數以萬計的人死亡。 薩邁拉當地一名部落長老說,反政府武裝人員已經與駐守薩邁拉的伊拉克安全部隊接觸,要求他們和平離開,并保證不會破壞阿里·哈迪清真寺,但遭到拒絕。 伊拉克安全官員13日還說,反政府武裝人員占領了兩個武器庫,里面有40萬件武器,包括AK-47步槍、火箭彈、火箭彈發射器、炮彈和迫擊炮等。 未通過全國緊急狀態 伊拉克官方的阿拉伯電視臺12日播放的一段視頻顯示,伊空軍對反政府武裝在摩蘇爾周邊駐扎點及南部一個遜尼派武裝基地進行了空中打擊。該電視臺還說,伊空軍同時對提克里特市北部的武裝分子據點進行了空中打擊。 當天,由于未達到法定出席人數,伊拉克國民議會取消了原定于當天上午召開的討論是否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的緊急會議。伊拉克法律,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的決定需要325名議會成員中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 摩蘇爾10日被反政府武裝占領后,伊拉克總理馬利基宣布在全國實施最高警戒,同時呼吁伊拉克議會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觀察人士認為,一些反對派別不會同意這一提議,因為在新一屆議會產生前,一旦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馬利基將會獲得更大的權力去擊敗他的競爭對手。 伊安全部隊加強防御 伊拉克內政部13日宣布,伊拉克安全部隊將在巴格達實施一項新的安全計劃,加強首都安全。 內政部發言人薩阿德·馬安準將對媒體說:“這一計劃包括加強軍隊部署,加強情報工作,使用類似探測氣球、照相機和其他設備的技術。” “我們同恐怖主義的戰爭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如今的形勢非比尋常。”他說。 觀察人士認為,截至目前,反政府武裝所攻占的地區主要是遜尼派聚居區。在這里,以什葉派為主的伊拉克軍警與當地居民關系一直比較緊張,難以得到當地民眾支持,這也是伊安全部隊節節敗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反政府武裝要進攻巴格達,將遭遇堅決的抵抗,不僅要與伊拉克政府部隊作戰,還要面對當地什葉派武裝。 土耳其總領事館遭襲 土耳其外交部12日發布安全警告,呼吁在伊拉克的土耳其公民盡快離開伊拉克回國。 由于伊拉克許多地區相繼被反政府武裝占領,伊安全局勢進一步惡化,土外交部建議土耳其公民離開伊拉克時選擇最佳和最安全的路線回國。土外交部說,土耳其公民乘飛機回國可選擇巴格達、巴士拉、納杰夫和埃爾比勒等地的機場,陸路可經過哈布爾邊境關口進入土耳其。 土耳其外交部11日晚發表聲明,確認一伙隸屬“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的極端武裝分子襲擊了土耳其駐伊拉克摩蘇爾總領事館,綁架了包括總領事在內的49名外交人員、家屬和保鏢。 反應 奧巴馬:將迅速作出重要決定 美國總統奧巴馬12日表示,他在考慮向伊拉克政府提供援助以應對極端武裝過程中不會排除“任何可能”。美國國務卿克里稱,奧巴馬將會“迅速”作出決定。 奧巴馬在白宮與到訪的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舉行會談后對媒體說,他在考慮援助伊拉克時“不排除任何可能”,美國將確保極端分子不在伊拉克或敘利亞“永久立足”。不僅僅是過去幾天,美方在過去幾個月一直關注極端武裝動向。 奧巴馬說,過去幾天局勢發展顯示了伊拉克“需要更多幫助的程度”,他的團隊一直在研究如何提供“最為有效的援助”,他認為需要在軍事上立即采取一些“短期”行動。 白宮發言人卡尼在當天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強調,美國沒有考慮向伊拉克派遣地面部隊。 克里當天在會見阿博特前對媒體說,美國對伊拉克局勢“深感擔憂”,他知道奧巴馬將會“迅速”作出“重要決定”。 俄外長:美國入侵“徹底失敗” 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12日說,伊拉克北部大片地區近日被反政府武裝攻占,這清楚地表明美國當年入侵伊拉克“徹底失敗”。 多家俄羅斯通訊社援引拉夫羅夫的話報道,伊拉克當前所發生的事情表明美國和英國當年入侵伊拉克“徹底失敗”,俄羅斯很早之前就發出警告,認為美英入侵伊拉克“不會有好結果”。 拉夫羅夫說,俄羅斯非常擔憂伊拉克局勢,“伊拉克人民應該在國內恢復和平與安全,但我們的西方伙伴制造了非常多的問題”。 “伊拉克的團結面臨危險。”拉夫羅夫說。 解讀 反政府武裝何以坐大? 分析人士認為,伊拉克戰爭后,不同教派、部族、政治力量之間的平衡被打破。什葉派上臺后不斷擠壓遜尼派的勢力范圍,導致一些遜尼派武裝力量與恐怖組織合作對抗中央政府。 美國撤軍后,伊拉克軍警應對國內安全局勢的能力有所下降,而同樣帶有教派沖突色彩的敘利亞危機外溢至鄰國伊拉克,再加上遜尼派聚居地居民對中央政府日益不滿,曾經作為“基地”分支機構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利用這些因素不斷壯大勢力。 安全部隊為何不堪一擊? 目前伊拉克軍隊和聯邦警察成員都以什葉派為主,有不少軍警是由原來的什葉派民兵收編而來,大體上仍聽命于什葉派黨派,國家觀念不強,缺乏誓死保衛遜尼派聚居地區的決心。此外,軍隊的作戰能力和武器裝備水平不高,并存在管理不善、貪污腐敗等現象。 在遜尼派聚居區,伊拉克軍警與當地居民的關系一直比較緊張,難以得到當地民眾支持,這也是導致其節節敗退的重要原因。 10日摩蘇爾遭襲時,城市周邊政府軍不戰而退,引人猜想。有一種猜測認為,伊安全部隊節節敗退是馬利基政府有意為之,其目的在于制造緊張,迫使議會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這樣馬利基便可獲得更大權力,進而在新一屆議會產生前擊敗其競爭對手。據新華社電 |
相關閱讀:
- [ 06-13]伊拉克內政部:已實施新防御計劃保護巴格達
- [ 06-13]伊拉克北部武裝分子逼近巴格達致全球油價大漲
- [ 06-13]美國從伊拉克一基地撤出美方人員 美使館正常運營
- [ 06-13]伊拉克叛軍進逼首都巴格達 各方考慮應對辦法
- [ 06-13]“拉登接班人”逼近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薩達姆家鄉失守
- [ 06-13]伊拉克反政府武裝逼近巴格達 總理密邀美軍空襲
- [ 06-13]伊拉克反政府武裝逼近巴格達 總理密邀美軍空襲
- [ 06-12]伊拉克叛軍揚言進軍巴格達 稱要解決與政府宿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