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向有限解禁集體自衛權推進 國內爭議大
2014-06-14 10:35:13??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集體自衛權 集體自衛權在日本的定義是“他國受到武力攻擊時,日本基于國際法的權力,聯同未受直接攻擊的第三國協作、共同抵御攻擊”,是源自1945年聯合國署名、生效的憲章第51條。1972年日本政府發表并沿用至今的解釋是,國際法上的集體自衛權在日本是基于聯合國憲章第51條和日本簽署的和平條約第5條、日美安保條約、日蘇(前蘇聯)共同宣言3之2段的規定,日本即使擁有國際法上的集團自衛權,也不能超越日本憲法容許的界限。 近年日本爭論的集體自衛權,主要是作為美國的同盟國,能否在美國受攻擊時出手協助美國抵御或參與美國對他國動武的行動。 日本國內爭議 日本是否該解禁集體自衛權、如何解禁的爭議不僅在自民、公明兩黨中持續數年,而且日本朝野各黨內有爭議、日本社會有爭議、國際社會有爭議。 在日本,最大焦點是憲法制約。安倍初期希望通過修憲鋪平解禁道路,但在修憲必須得到國會三分二議員贊成修憲的巨大壁障前,安倍不得不退而謀求以變更憲法解釋來奠定解禁依據。 此舉令本來反對解禁的日本反戰、護憲政黨和國民的陣營中增加了因反對變更解釋來解禁的人群。據NHK日前發表的民意調查,贊成和反對解禁的被訪者雖旗鼓相當地各占26%,但如以變更憲法解釋為依據,反對的意見高達4成。 針對日本是否該解禁集體自衛權,日本朝野各黨、日本社會和國際社會都有爭議。 在此前朝日電視臺主辦的通宵辯論會上,反對解禁的政客、學者中也不乏人主要是反對變更政府一貫解釋的集體自衛權定義。民主黨副干事長辻元清美說,“這種手法不能否定安倍內閣決定變更集體自衛權的憲法解釋,會導致今后換個內閣又再變更或變更其它條款解釋的可能性,那憲法就成了一紙空文”。 伴隨安倍謀求盡快決定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步伐,緊迫的局勢也激發了社會爭議。12日,由一些護憲學者、作家等組成的“阻止戰爭千人委員會”在東京日比谷公園舉行了3000人參加的反解禁集會。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批評解禁集體自衛權“會讓日本年輕人在海外戰場殺人或被殺”,一名與會婦女說,“要保護日本后代們不要去無謂流血”。 |
相關閱讀:
- [ 06-14]國防部再就日炒作中日軍機“異常接近”嚴正交涉
- [ 06-13]日本央行繼續維持貨幣寬松政策不變
- [ 06-13]古川雄輝首次來華拍戲 拍攝中國版"世界奇妙物語"
- [ 06-13]日大報為西村判罰涂脂抹粉 球迷怒罵:日本的恥辱
- [ 06-13]日本自民黨提出有限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新條件
- [ 06-13]日本執政黨就集體自衛權內閣決議草案方針達成一致
- [ 06-13]日本公明黨為避免分裂 擬允許有限解禁集體自衛權
- [ 06-13]日本《國民投票法》:規定修憲投票手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