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wǎng)6月15日電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15日發(fā)表署名特別報道,分析印度尼西亞總統(tǒng)選舉競爭激烈的選情走向。報道指出,經(jīng)過各政黨在印尼國會選舉后的合縱連橫,目前終于形成兩個陣營對決局面,分別由一路領先的佐科與急起直追的普拉博沃領軍。
兩陣營對決 普拉博沃與斗爭派民主黨“恩怨”
印尼總統(tǒng)選舉的第二場電視辯論定于15日舉行,普拉博沃組合與佐科組合將針對經(jīng)濟與社會福利問題,提出各自的倡議并進行辯論。報道指出,這次也是印尼總統(tǒng)直選以來,首次出現(xiàn)只有兩組候選人提名的局面,選情因此格外激烈。
隸屬于印度尼西亞第一大黨斗爭派民主黨的佐科(Joko Widodo)出身木匠家庭,曾是木材廠老板與家具商,后來兩度當選梭羅市長,10年執(zhí)政成績斐然。他2012年當選雅加達首都特區(qū)首長后,又以引進智慧卡、貧民免費醫(yī)療保險,以及嚴打貪腐與官僚作風而贏得口碑。
與佐科爭大位的大印尼運動黨創(chuàng)始人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是軍人出身,一直是“強勢硬漢”的形象。他曾擔任特種部隊司令,1998年其前岳父蘇哈多倒臺后,他因涉嫌綁架和拷打反蘇哈多分子而被革除軍職。雖然他否認犯罪也從未被控,但當年那些事現(xiàn)在成為他的沉重政治包袱。
普拉博沃這回對上佐科,表面上是又一場競選,深層卻牽涉到普拉博沃與斗爭派民主黨之間多年的“恩怨”。
2009年上屆總統(tǒng)選舉時,普拉博沃與斗爭派民主黨女當家美加華蒂達成協(xié)議,同意當她的副總統(tǒng)搭檔,條件是斗爭派民主黨承諾支持普拉博沃在下一屆、即本次問鼎總統(tǒng)寶座。2009年的那次合作以敗選收場,兩黨于2012年再度合力,協(xié)助佐科當選雅加達首都特區(qū)首長。某種程度而言,普拉博沃可算是佐科政治仕途上的一位“貴人”。
不過,分析指,兩黨之間的關系隨即出現(xiàn)裂痕。據(jù)說普拉博沃自認對佐科勝選居功至偉,令美加華蒂大為光火。她最終決定推出佐科競選總統(tǒng)后,等于是跟普拉博沃徹底撕破臉。
印尼內外的民調頻頻顯示,如果佐科不參選,普拉博沃當選總統(tǒng)的機會最高。斗爭派民主黨讓佐科出戰(zhàn),就等于不支持普拉博沃當總統(tǒng)。這令早已表明要爭當總統(tǒng)的普拉博沃非常不滿,感覺被出賣,直指美加華蒂違反2009年的協(xié)議。
后來的形勢發(fā)展也出乎意料,原本預期的多方混戰(zhàn)沒有出現(xiàn),只剩兩軍對打,幾乎肯定不必次輪投票而是“一戰(zhàn)定生死”。形勢嚴峻,兩黨新仇舊恨交錯,戰(zhàn)況激烈難免。
各自努力拉攏其他政黨
分析認為,普拉博沃與斗爭派民主黨的恩怨讓雙方幾乎從一開始就注定不可能結盟合作,必須各自努力拉攏其他政黨。
根據(jù)印尼選舉委員會5月20日公布的新屆國會席次與政黨結盟情況,佐科與尤索卡拉組合背后的陣營包括斗爭派民主黨(PDI-P)、民主國民黨(Nasdem)、民族復興黨(PKB)、民心黨(Hanura)和正義團結黨(PKPI)。
佐科陣營在國會擁有207席,約占國會560席的37%。其中正義團結黨在國會并無任何議席,不過斗爭派民主黨仍與該黨結盟。民族復興黨則是今年各級議會選舉得票率最高的伊斯蘭教政黨。
普拉博沃陣營則有大印尼運動黨(Gerindra)、戈爾卡黨(Golkar)、國民公義黨(PAN)、繁榮公正黨(PKS)、建設統(tǒng)一黨(PPP)和新月星黨(PBB)聯(lián)盟,在國會占292席或約52%席次。其中新月星黨在國會無任何議席。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資深訪問研究員廖建裕教授分析稱,雖然普拉博沃陣營看來比較強大,不過大黨加盟并不意味著各黨的選票將自動流向普拉博沃。
他說,例如戈爾卡黨雖然表態(tài)支持普拉博沃,但該黨卻有許多年輕黨員不理會黨領袖的立場而堅持支持佐科。他表示,所以雙方目前應該算勢均力敵,鹿死誰手仍有待觀察。
他指出,佐科聯(lián)盟在國會的席次還不到四成,即使佐科順利當選總統(tǒng),日后其政策能否順利通過國會認可及落實,不無疑問。不過他認為如果佐科當選,普拉博沃陣營可能會有政黨“見風使舵”向佐科靠攏,從而減少佐科施政的阻力。
政治分析師伊克拉則認為,普拉博沃團隊陣容龐雜,反而使這個聯(lián)盟自我制約。他說,聯(lián)盟中山頭太多,造成方向很難一致,因此其強勢恰恰成了隨時可能“窩里反”的弱點。不過他認為普拉博沃聯(lián)盟中有三個伊斯蘭教政黨,意味著其立場無論如何都將傾向民族主義與宗教主義。
報道指,現(xiàn)任總統(tǒng)尤多約諾的民主黨,雖然在各級議會選舉中只獲得10.19%選票,國會席次也由上屆的148席劇減為61席,不過該黨的實力仍無法忽視。
普拉博沃強調民族主義 佐科主打建立廉能新政
報道認為,印尼民主黨目前擺出“兩不相幫”的中立立場,黨主席尤多約諾也表明將檢視兩組候選人的政策及確認一方政策有助國家發(fā)展后,才會表態(tài)支持該候選人。不過尤多約諾已經(jīng)表態(tài)反對普拉博沃深具排他性質的民族主義,因此一般相信民主黨最后將支持佐科。
報道指出,兩個敵對陣營形成之后,雙方在對外形象上有意無意展現(xiàn)涇渭分明的區(qū)隔。這種區(qū)隔在6月9日的首場電視辯論中特別明顯。當時,普拉博沃組合以傳統(tǒng)白色服裝亮相,佐科組合則西裝筆挺,形象對比鮮明。
辯論開始后,雙方在政見上也讓選民有了區(qū)分的概念。普拉博沃強調民族主義與維護傳統(tǒng)伊斯蘭教價值觀。他自稱繼承蘇卡諾的民族主義,主張建立民族認同并振興印尼民族的形象。
分析稱,這種民族主義也展現(xiàn)在普拉博沃的經(jīng)濟政策上。他在經(jīng)濟上主張限制外資,并認為應該檢討外資在能源領域的份額,同時反對貿易自由化與國營企業(yè)私有化。他也主張實施低度的保護政策。
佐科此次則主打建立廉能新政。他認為應該逐漸減少燃油補貼,嚴打司法與稅收機構貪腐問題,同時主張查處政府以往的違紀濫權案件。其中追究政府過去濫權行為,顯然是為對手普拉博沃“量身打造”的。
廖建裕教授認為,佐科與普拉博沃看起來雖像新舊之爭,不過即使標榜“革新”的佐科,其副手尤索卡拉卻是曾任副總統(tǒng)的政壇老將,因此佐科其實是“新中有舊、舊中有新”,可謂新舊參半。
關于佐科一直被對手攻擊“缺乏治國經(jīng)驗”,廖建裕說:“佐科作為一個新人,沒有經(jīng)驗固然可視為缺點,不過也可反過來看,這也表示佐科沒有‘前科’,也沒有一般印尼政客的包袱,也可能因此在肅貪方面有所作為。”
他認為,佐科曾任梭羅市長達10年,接著當了一年半的雅加達首都特區(qū)首長,行政方面的能力與成果已是有目共睹。他表示,一般印尼民眾關心的是民生及肅貪,佐科在這方面會比對手更具說服力。
佐科在上周一的電視辯論中,也簡明扼要地列舉了政績并提出務實政策,展示豐富的實戰(zhàn)成果。這很好地回應了外界指他口才不佳與缺乏治國愿景的批評。
“硬漢”普拉博沃在該場辯論則明顯失分,非但沒有展現(xiàn)勇于決斷的魄力,反而由于對手追問當年違反人權的歷史而困窘不已。這與佐科的沉穩(wěn)自信及典型爪哇人的謙遜言談,形成強烈對比。
候選人著力吸引伊斯蘭教社群
各黨的結盟形勢,對選情及候選人競選策略的影響立竿見影。與多個伊斯蘭教政黨結盟的普拉博沃,就以捍衛(wèi)傳統(tǒng)伊斯蘭教價值觀作為其競選主軸之一。
報道指出,印尼是全球伊斯蘭教徒人口最多的國家,在2.5億人口中約九成是伊斯蘭教徒。全國五個主要伊斯蘭教政黨中,有四個是普拉博沃的盟黨。這些都是造成普拉博沃向保守伊斯蘭教社群靠攏的主要考慮。
廖建裕教授認為,普拉博沃起初支持率不高,因為他有“前科”,但他后市看起,漸入佳境,主打伊斯蘭教因素是其中關鍵。
他表示,普拉博沃強調民族主義及以“伊斯蘭教捍衛(wèi)者”自居,讓他的民意支持度不斷上升而成為其“最后一線希望”。普拉博沃擁抱伊斯蘭教政黨,可能會吸引許多保守的伊斯蘭教徒選票。
廖教授說:“保守伊斯蘭教徒的支持讓普拉博沃還有一線希望。如果他不打伊斯蘭教牌,可能連這一線希望都沒有了。”
佐科雖然沒有明顯的伊斯蘭教政策,不過他清新廉正的形象,也吸引許多知識分子。
例如佐科的副總統(tǒng)搭檔尤索卡拉,就是印尼最大伊斯蘭教組織伊斯蘭教教士聯(lián)合會(Nahdlatul Ulama)咨詢理事會成員,第二大伊斯蘭教組織穆罕默德迪亞(Muhammadiyah)領導人也隱晦表明偏向佐科。
由于這兩個伊斯蘭教組織都相當松散,因此其領導人的號召能為佐科帶來多少選票,目前仍不得而知。不過他們表態(tài)支持佐科,至少讓佐科在這方面不致于毫無還手之力。
此外,一些自由派伊斯蘭教徒與伊斯蘭教組織成員都對佐科有好感,這些都讓佐科在爭取伊斯蘭教徒選票方面增添助力。
兩組候選人也打華族牌
關于印尼華族在此次總統(tǒng)選舉中的角色,廖建裕教授表示,競選雙方其實都有反華族的“案底”,其中普拉博沃涉及1998年大規(guī)模排華事件為人所知,不過佐科的搭檔尤索卡拉也曾發(fā)表反華族言論。
他認為,這些往事與言論對普拉博沃的影響有限,對此次總統(tǒng)選舉的影響也極小。這是因為印尼華族人口一直沒有超過總人口的2%,加上華族社群的政治立場并不一致。
廖教授表示,無論普拉博沃的大印尼運動黨或佐科的斗爭派民主黨,在今年4月的各級議會選舉中都相當支持華族參選。例如大印尼運動黨派出10名華族候選人(最后全軍覆沒),斗爭派民主黨派出17名華族候選人(有10人當選)。
報道指出,無論當選與否,今年議會選舉的華族候選人數(shù)目之多史無前例,除了顯示當?shù)厝A族踴躍參政,也顯示印尼民眾開始淡化種族身份。在這種背景下,兩組總統(tǒng)候選人此次不約而同地將與華族有關的議題,巧妙地轉化為國民團結議題而降低其敏感性。
不過,雙方都表明要在多元化的印尼社會實現(xiàn)全民團結。佐科在上周一的電視辯論中說,他去年6月排除雅加達伊斯蘭教徒的反對,堅持以“任人唯賢”的原則委任一名基督徒出任雅加達南部一個鎮(zhèn)的行政長官。
普拉博沃則指出,當年佐科競選雅加達首都特區(qū)首長時,他這位大印尼運動黨主席不顧一些伊斯蘭教組織抗議,毅然提名該黨華族基督徒鐘萬學(Basuki Tjahaja Purnama)作為佐科副手。綽號“阿學”(Ahok)的鐘萬學如今是雅加達的代理首長,許多人看好他未來會追隨佐科的腳步,更上一層樓。
仍有三四成選民尚未決定支持誰
印尼各民調機構最近發(fā)布的各項民意調查顯示,佐科組合的領先優(yōu)勢約有10%。不過廖建裕認為,普拉博沃其實還有希望,因為佐科的民意支持率雖然遙遙領先,但已經(jīng)大致固定,反觀普拉博沃的支持率則還可能持續(xù)上升。
他指出,普拉博沃的支持率從最早的16%到18%,一直上升到目前的大約40%。他說,這個上升趨勢是否已達頂點,仍有待觀察。近期的各項民調都顯示還有三四成選民尚未決定支持誰,也就是說,雙方要爭奪的空間還很大,這也將是影響最后結果的關鍵。
分析認為,民族主義也展現(xiàn)在普拉博沃的經(jīng)濟政策上。他在經(jīng)濟上主張限制外資,并認為應該檢討外資在能源領域的份額,同時反對貿易自由化與國營企業(yè)私有化。他也主張實施低度的保護政策。
佐科則認為應該逐漸減少燃油補貼,嚴打司法與稅收機構貪腐問題,同時主張查處政府以往的違紀濫權案件。其中追究政府過去濫權行為,顯然是為對手普拉博沃‘量身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