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美伊對話助緩解緊張 促新一輪核談判
2014-06-16 11:16:54??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錦 |
分享到:
|
中新網6月16日電美國與伊朗就核問題舉行的雙邊會談十日在瑞士日內瓦結束,是美伊兩國數十年來首次公開直接對話。澳門日報16日文章稱,雖然此次會議并未取得突破性進展,但有助雙方進一步厘清在伊核問題上的分歧,同時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兩國間的緊張和互不信任關系。不過,要最終解決還需要伊核問題談判各方共同努力。 文章摘編如下: 這次會談對美國和伊朗而言是互有需求。對美國而言,奧巴馬希望在任內所余不多的時間內能夠在中東有所突破。目前來看,敘利亞問題美國解決不了;巴以問題,克里雖然跑了很多趟,但一無所獲。伊核問題面臨機遇,奧巴馬在這方面下的工夫也比較多。 去年他就利用解決敘利亞危機的機會,釋放出一些緩和信號,同時利用魯哈尼當選總統的機會向伊朗伸出了橄欖枝,雙方開始通電話,舉行外長會談,關系有小突破。 從伊朗方面而言,長達三十多年并且日益嚴酷的經濟制裁和貿易封鎖已令伊朗經濟瀕臨崩潰,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失業率攀升。伊朗想通過在核問題上的透明,做出讓步,換取國際社會特別是西方國家解除對其經濟貿易制裁。 這次美伊突破對美以關系沖擊不小,以色列感到被美國拋棄,傷害了雙方的相互信任。美國雖然不會與以色列疏遠,它只是想在中東地區實現更多的平衡。不過,以色列擔心伊朗擁有核武器后,不僅可能直接威脅自身安全,而且會刺激周邊阿拉伯國家也發展核武器,導致以色列獨家擁核的壟斷優勢,逆轉為被伊朗和阿拉伯世界核彈包圍的絕對劣勢。 因此,以堅決反對達成這種所謂“不牢靠的、虛假”的協議,認為會給伊朗悄悄發展核武器提供保護傘。以色列不愿化解伊核危機,現實的好處是,可以逃避同巴勒斯坦之間“以土地換和平”的談判,讓自己擺脫輿論和道義上的壓力。 從去年十一月以來,多輪伊核問題談判進展不大,特別是伊朗與主導西方國家對伊經濟制裁的美國分歧最大。美伊兩國此次對話是“在高度保密環境下進行的一場坦率交談”,將幫助伊朗與六國于本月開始的新一輪談判,乃至今后可能追加的談判提前做出一定準備,減少誤解和分歧。在會談中,美伊已表明各自重點關切,無需在新一輪談判中耗費時間闡釋立場,各方在談判中直奔主題——商談最終全面協議文本。 伊朗核問題遷延己久,錯綜復雜,要在7月20日期限前達成最終協議仍有很大疑問。主要是,無論是魯哈尼還是奧巴馬,都受到國內政治的掣肘。盡管魯哈尼日前重申,伊朗將盡全力確保與六國達成最終協議,但太多讓步或示弱會引起國內強硬派的反彈。畢竟,哈梅內伊才有最終決定權。 再者,伊朗與西方之間的分歧還很大,主要是面臨六個問題:降低鈾濃度、關閉福爾道鈾濃縮工廠、拆除阿拉克反應堆、減少離心機數量、提供關于彈道導彈計劃的信息以及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實施更頻繁的核查。 具體說,伊朗希望將離心機數量從目前的1.9臺萬增至五萬臺,西方則希望僅保留幾百臺;伊朗希望在四、五年內完全撤銷制裁,西方則表示要將制裁延長十到十五年,以確保伊朗核設施的民用性質。伊朗談判代表阿拉格希公開表示,談判期限可能需要再延長六個月。若如此,談判將進一步復雜化,甚至有前功盡廢的可能。 |
相關閱讀:
- [ 06-12]專家:伊核問題進入關鍵期 奧巴馬急于有所斬獲
- [ 06-11]國際觀察:土伊關系緣何有突破
- [ 06-11]美國與伊朗就核問題雙邊會談在日內瓦結束
- [ 06-11]魯哈尼:伊朗將力爭最終與伊核問題六國達成協議
- [ 06-09]菲越南海島嶼大聯歡挑釁中國 罕見“團結一致”
- [ 06-09]外交部發言人:六國與伊朗雙邊接觸有利于推動談判進程
- [ 06-09]中方:伊核問題六國與伊雙邊接觸有利加深相互理解
- [ 06-09]人民日報:伊核談判進入關鍵階段 更需要誠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