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界一度信奉“兩種文化理論”,認為在舊石器時代初期,東方是砍砸器文化圈,西方是手斧文化圈。長久以來,包括李超榮在內的國內考古學家們一直試圖打破“東方無手斧論”。 這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所(以下簡稱古脊椎所)研究員李超榮在走過無數的舊石器發掘地,經過大量的舊石器材料研究和分析后得出的結論。 日前,由李超榮主持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文物保護搶救發掘項目已順利完成。他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說:“我們既完成了一項國家任務,同時也發掘了大量舊石器,為東西方舊石器文化交流的探討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80萬年前的手斧 手斧是重要的石器類型,它在研究舊石器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價值學術意義。李超榮認為,手斧是研究直立人與早期智人的計劃性、認知性和心智發育水平的特殊石器類型。 然而,早在上世紀40年代,考古界有一個“兩種文化理論”,認為在舊石器時代初期,東方是砍砸器文化圈,西方是手斧文化圈。而李超榮等一批國內考古學家一直試圖打破“東方無手斧論”。 1994年,李超榮等人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庫區多處地點采集了624件石制品,石器占44%以上,其中就包括了手斧、手鎬、薄刃斧、砍砸器、石球、尖狀器、刮削器和石錘。 2004年以來,李超榮帶領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庫區野外考察隊進行考古發掘工作,已經在湖北和河南省發現含手斧的舊石器遺址30余處。其中,經過專家證實,考古人員在丹江口雙樹舊石器時代遺址中搶救發掘出的手斧,是80萬年前的早期人類活動時留下的。 我國手斧工具的出現,不僅為研究南北過渡區舊石器文化發展與演變提供了材料,李超榮等科研人員還通過與中西方舊石器文化對比研究,提出中國與歐洲的手斧工具之間在類型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從材料上看不出它們之間存在文化上的交流。 隨后,李超榮與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昌江縣文化管理所等單位開展考古調查,并在不斷求索和對話歷史后,證實中國出土的手斧是“土生土長”的。 |
相關閱讀:
- [ 01-29]埃塞出土世界最古老級別原始人石斧 迄今175萬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