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亂局影響中國利益 美媒鼓吹把戰爭麻煩甩給中國
2014-06-17 06:51:47?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如果要轟炸伊拉克,難道不應是中國?”美國《福布斯》網站15日的報道試圖把麻煩甩給中國。文章說,美國航母抵達波斯灣“準備執行任務”,但美國對此沒有多少經濟利益。美國已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最大天然氣生產國,一場危機將令美國在國際石油和天然氣市場處于更強的位置。這篇文章的作者——當年“中國崩潰論”的炮制者章家敦稱,如果伊拉克占全球3.7%的產量突然斷了,中國的日子會難過得多。如今中國是伊拉克的最大外國顧客,平均一天接受150萬桶原油,將近伊拉克一半的產量。伊拉克戰爭后,中石油接受了巴格達的極薄利潤和繁瑣條件,“攫取伊拉克石油”。許多人說,中國贏得了伊戰,因為它在戰后簽訂了大石油單子。他稱,現在ISIS挑戰巴格達以什葉派為主的執政集團,關系中國的利益。“或許,美國應該讓中國派出自己的海軍進入險境。畢竟,中國在伊拉克的利益遠比美國多”。 一名中國學者1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伊拉克局勢會影響中國的投資,但中國對伊拉克的投資絕非“乘西方之危”,而是正常的、正當的,對持續多年陷入戰亂的伊拉克改善民生起了非常大的積極作用。 據了解,目前在伊拉克有上萬名中國人。在伊拉克的中資機構主要是由中海油投資的米桑油田群,中石油投資建設的艾哈代布、魯邁拉、哈法亞、西古爾納等四個油田,上海電氣在伊拉克的發電項目,中國建材承建的水泥廠,以及中水電等中資承包建設的基礎設施項目。在伊拉克打拼多年的中國商人、東方龍貿易工程公司總經理陳憲忠16日對《環球時報》說,目前一些國家已經要求本國國民撤離伊拉克。據他掌握的信息,在這次戰亂嚴重的地區,中國人并不多。中興在摩蘇爾雖然有項目,但人員一般都居住在離摩蘇爾市80多公里的庫爾德地區的埃爾比勒市。他說,目前沒有聽到中國使館撤離人員或撤僑的消息。 一家從事建筑業的中國企業駐伊拉克負責人16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目前巴格達的安全局勢還可以,最緊張的是伊拉克東北部地區。這家建筑公司的業務主要集中在首都巴格達和伊拉克南部地區。該負責人曾到摩蘇爾省考察多次,但考慮到當地的教派紛爭而沒有在當地展開項目。他表示,伊拉克很歡迎中國企業參與基礎建設、住宅區的承包工程,但伊拉克的政治局勢、地方政府之間分歧、中央政府財政預算等問題讓一些項目的開工時間拖延。他認為,伊拉克國內的媒體魚龍混雜,各種消息混亂,有的故意渲染緊張形勢。【環球時報駐伊拉克、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李振民 蕭達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谷棣 汪析 柳直】 |
相關閱讀:
- [ 06-16]中國富豪移民最青睞美加澳 海外置地超四成
- [ 06-16]中國省份形象危機“風險地圖”首次公布
- [ 06-16]福建省文化廳與國家大劇院、中國戲曲學院簽約
- [ 06-16]澳門7月起再度縮短持中國護照過境旅客逗留許可
- [ 06-16]中方:日本軍事安全政策調整不得損害中國安全利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