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猜測美軍將以何種模式干預伊拉克
2014-06-18 07:12:24?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藍曉梅 陳瑜輝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伊拉克局勢近日急劇惡化,反政府武裝“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不但接連摧城拔寨逼近首都巴格達,其屠殺1700名戰俘的暴行更引起全球的震驚。在海灣地區部署有重兵的美國開始向伊拉克調兵遣將,然而好不容易才從這個戰爭泥潭中拔出腿的美國,顯然并不愿意再次大規模介入地面沖突。西方媒體16日開始猜測美軍對伊拉克幾種可能的干預模式。 利比亞模式:空中打擊 美國《防務新聞》16日稱,多艘美軍戰艦已駛向波斯灣。美防長哈格爾當天命令兩棲船塢運輸艦“梅薩維德”號加入“布什”號航母戰斗群作戰序列。后者根據哈格爾的命令,已先期進入海灣地區,同時駛進海灣的還包括“菲律賓海”號導彈巡洋艦和“特魯斯頓”號導彈驅逐艦。 伊拉克國防部消息人士17日向俄新社表示,伊國防部期望美國能對“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武裝實施空中打擊,“伊當局已向美國提出請求”。純粹通過空中打擊摧毀對手戰斗力,是美軍近年在利比亞等地得到成功應用的戰術。通常美國航母會攜帶30架以上的F/A-18E/F戰斗機,護航艦艇裝備的“戰斧”巡航導彈足以攻擊伊拉克內陸城市。此外美軍在海灣擁有多個空軍基地,從這里起飛的戰機也能提供支援。 如果美國決定實施空中打擊,相比昂貴的巡航導彈,出動戰斗機是更好的選擇。因為巡航導彈通常用于對重要目標實施第一波攻擊,為空襲戰機打開通道,而“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武裝相對分散,也沒有像樣的防空力量,用巡航導彈進行攻擊未免有些“有勁使不出”的感覺。而戰斗機能在地面引導下,對武裝人員和據點實施靈活打擊。 擊斃拉登模式:特種部隊突襲 《今日美國報》16日披露,美海軍陸戰隊員以及一支分遣隊已進入伊拉克,這是美國作戰部隊2011年12月撤離伊拉克后的第一次作戰部署。美國《海軍時報》16日稱,美國總統奧巴馬通知國會,最多將派出275名美軍士兵前往伊拉克為美國公民和駐巴格達的大使館提供支援和安全保障,“約170人已抵達,另外100名士兵將在鄰國駐扎,一旦需要可快速進入伊拉克。” 《防務新聞》稱,“梅薩維德”號登陸艦還載有550名海軍陸戰隊員,他們隸屬于第22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配備有MV-22“魚鷹”傾轉旋翼機。一旦美國要求撤離巴格達使領館人員,他們就能快速行動。 《海軍時報》還透露,3名美國官員分別確認,白宮正考慮向伊拉克派遣特種部隊,任務是向伊軍提供顧問服務。一名美國官員說,這意味著美國特種部隊將近距離同伊軍合作,只是官方不會承認他們是戰斗部隊。在12日的戰斗中,3萬伊安全部隊竟被800人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武裝力量擊潰。不過調查顯示,這并非反政府武裝戰斗力太強,而是大批負責指揮的伊軍軍官帶頭臨陣脫逃,而普通士兵在沒有指揮的情況下也四散潰敗。事實上,伊軍在此前的作戰行動中已習慣聽從美軍的指揮和協助,或許美軍顧問有望提升伊軍戰斗力。 美軍近年在反恐戰爭中頻頻使用“斬首”模式,最典型的莫過于派出特種部隊擊斃恐怖大亨本·拉登。由于“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頭號人物阿布·巴克爾·巴格達迪早已被美國列為恐怖分子,如果能得到準確情報的支持,也不排除美軍特種部隊“重施故技”的可能。 |
相關閱讀:
- [ 06-18]伊拉克數十名囚犯在交火中死亡 全國最大煉油廠關閉
- [ 06-18]多名伊拉克安全部隊高級軍官被解職
- [ 06-18]伊拉克局勢惡化或促伊朗核問題達成協議
- [ 06-17]國際晚班車:伊拉克反政府武裝連下三城
- [ 06-17]外交部就楊潔篪訪越、伊拉克局勢等答問(實錄)
- [ 06-17]伊拉克叛軍襲擊警局欲救武裝分子 數十囚犯死亡
- [ 06-17]伊拉克叛軍攻占北部重鎮多地 戰斗致數十人死亡
- [ 06-17]評論稱伊拉克現千人大屠殺是美國之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