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年1至5月份,遼寧省共發生火災18382起、死亡49人,其中住宅類火災起數最多,死亡人數最多,殘疾人、老年人在火災中傷亡的概率要遠遠高于普通中年人。 該系列數據暴露出社區居民、家庭成員消防安全防范意識仍然較差。6月17日,遼寧省消防總隊在全省“消防家年華”社區家庭主題宣傳月啟動儀式上宣布,社區居民、家庭成員將成為此次消防安全教育活動的重點對象,其中,殘疾人、老年人更是重點中的重點。 A數據 住宅火災奪走42人生命 6月17日,遼寧省消防總隊透露,今年1至5月份,全省共發生火災18382起,死亡49人,受傷22人,直接財產損失9385.3萬元。 居民家庭雖然是社會最小的組成單位,但因火災造成的損失和影響卻不容小覷。其中,住宅類火災在各項火災指標中占有很大比重,火災起數最多,為3081起,占總數的16.8%;死亡人數最多,為42人,占總數的85.7%。 從火災原因來看,電氣故障是住宅類火災的主要原因,有704起,占住宅類火災總數的22.8%;用火不慎引發火災614起,占住宅類火災總數的19.9%。特別要指出的是,吸煙和玩火也是引發住宅類火災的原因,起數分別為137起和105起。 B案例 逃生正確與否結局不同 面對消防隱患,沒有引起居民們的高度關注,也沒能引起居民們的警覺。當火災發生時,一切都已經晚了。面對突發火災,居民因選擇的逃生方式不同,而結局也各不相同。 1月21日1時許,沈陽市沈河區市物價局附近一民宅三樓發生火災,最終被認定為放火。突發火災,驚醒了睡夢中的居民們,有20多名居民被困樓里…… 驚慌中,居民們選擇了不同的方式進行逃生:3樓起火房內租住男子跳樓摔受傷了;7樓一對母女在往樓下跑時不幸被煙熏身亡;有人的手因摸扶手被燙出水泡,有人臉和頭發被燒傷;還有居民看到煙太大,轉身跑回屋內,等待救援,最終全被消防官兵安全救出。 無獨有偶。5月13日17時50分許,鞍山市千山區東鞍山鎮日新小區5號樓3單元11層1號民宅發生火災,造成三人死亡。經調查,張大爺有數十年抽煙史、煙癮極大。另外,從燃燒痕跡來看,著火點位于床角處。種種跡象表明,82歲的居民張大爺臥床抽煙引燃了床上被褥等物品。 因為張大爺年邁腿腳不好,被困在家中,沒能從火災中逃生。與此同時,鞍山市交通警察支隊千山大隊交警范克和鞍山鋼鐵集團礦業公司東鞍山鐵礦“技術狀元”孫利東,因進樓疏散營救被困群眾也沒能逃離出來。 令人痛心疾首的是,人們找到兩位英雄時,他們雙雙倒在了兩部電梯里,電梯停在了著火的11樓位置。知情者透露,可以是兩位英雄救人心切,而忽略了失火不能乘坐電梯,結果導致濃煙涌入電梯轎廂內,二人雙雙被毒煙熏倒不幸身亡。 C分析 家庭消防意識還比較差 與此同時,遼寧省消防總隊還公布了三起因放火、燒香祭祖引發的住宅火災案例,血的教訓充分暴露出居民們消防安全防范意識和逃生自救能力存在著的諸多問題。 社區居民、家庭成員消防安全防范意識較差,不能及時消除家中電氣線路、電器設備存在的火災隱患;麻痹大意思想普遍存在,認為火災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吸煙、玩火等用火不慎因素引發火災的情況時常發生;部分社區居民、家庭成員不掌握應對火災事故的技能和方法,不會處置初起火災、安全避險、逃生自救,致使火災蔓延擴大,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孤寡、獨居老人增多,老人防火、逃生技能缺失,這些都是當下居民家庭火災的重要隱患。消防調查發現,行動不便的殘疾人、老年人在火災中傷亡的概率要遠遠高于普通中年人。 D措施 四大活動面向家庭宣傳 面對猖狂的火魔,遼寧省決定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消防家年華”社區家庭主題宣傳活動,社區家庭要查危險火源、查疏散通道、查應急器材、查電器設備、查電氣線路。 省公安廳權威發布“家庭消防安全核心提示二十條”,力爭高層建筑每個單元樓道、電梯入口都懸掛、張貼、播放“家庭消防安全核心提示二十條”的內容。 對弱勢群體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培訓行動。派出所、社區警務室民警與社區工作人員聯系對殘疾人家庭、空巢老人家庭進行家訪登記,幫助整改家庭火災隱患,傳達教授家庭防火注意事項和火災避險基本常識,指導家庭成員制定一份家庭逃生計劃,特別是殘疾人、臥床病人、空巢老人等實際情況,假定不同火災類型,制定兩種以上的逃生方案等活動。 E調查 家中電器插頭常年不拔 你會定期檢查自家的電氣線路和家用電器使用情況嗎?你知道小區內有哪些公共消防設施嗎?您知道撥打火警電話都應該報告哪些內容嗎?遇到火災,你知道如何正確逃生嗎? 根據遼寧省公安廳特意制定推出的《社區(家庭)消防安全自查表》,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從消防安全意識、危險火源、疏散通道、應急器材、電器設備、電氣線路等方面選取了重要的十條進行網絡調查。 調查結果不容樂觀:居民消防安全防范意識相對較低,超過90%的人使用電器常年不拔插頭,超過90%的居民家中沒有配備滅火器材的防煙面罩、強光手電、逃生繩等應急器材,超過70%的人不會定期清理陽臺、樓道里存放的雜物,超過60%的受訪者對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出口位置缺乏關注,超過60%的人員對周邊消防設施不了解、不掌握、不會使用,超過50%的受訪者對家庭電器線路、燃氣管灶具檢查不到位。 F技能 多關注老年人自防自救 相對而言,網絡調查顯示,居民在火場自救逃生知識技能方面表現較好。30%的人參加過單位或消防組織的疏散演習,60%的人知道燃氣泄漏事故的正確處理方法;70%的人在撥打火警電話時能提供正確的基本信息;80%的人對家用電器或線路著火處理得當;90%的人知道在遇到火災時不能選擇乘坐電梯或跳樓逃生。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如何安全防范和如何安全逃生。調查顯示,老年人是消防安全防范意識最差的群體。一來,老年人喜歡在陽臺、樓道里堆放雜物,不管有用還是沒用都不舍得扔棄。 二來,老年人應變處置能力差,對新生的消防設施不了解,老年人多數不知道如何使用滅火器,更不知道如果正確自救逃生。 第三,老年人容易麻痹大意,即使發現了消防隱患,也不愿積極主動消除隱患,存在著能對付就對付的心理。(沈陽晚報、沈陽網主任記者 王立軍) |
相關閱讀:
- [ 06-17]成都一小區19樓出租房發生火災 屋子燒成空殼
- [ 06-16]成都某電梯公寓改集體宿舍引發火災
- [ 06-16]食雜批發店突發火災損失超10萬 店主失聲痛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