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克拉瑪依6月18日電 題:新疆和田維吾爾族青年的“夢幻石油路” 中新社記者 陶拴科 “無論哪個民族,什么性別,只要努力,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把本職工作做好,我們都有機會在平凡的崗位上成長成才。”新疆和田維族青年肉孜麥麥提·巴克說。17日下午,他用流利的漢語在上千聽眾面前舉行一場演講。 20余年間,曾對漢語一竅不通的維族“巴郎”,學會漢語基本術語、專業用語,取得漢語水平八級證書,被特聘為克拉瑪依市第三中學“普通話宣傳員”,更在作為克拉瑪依油田工人的本職工作崗位上,贏得不少榮譽。 1991年,15歲的肉孜麥麥提考入石油技校,成為新疆和田縣巴格其鄉第一位跳出農門的巴郎子。三年的技校生活讓肉孜麥麥提學到了更多的新知識,結識了新伙伴。3年后,他被分配到新疆克拉瑪依重油開發公司,成為一名采油工。重點攻克漢語的日子也由此開始。 兩年過去,肉孜麥麥提已升任克拉瑪依油田655號站站長。責任、信任與肯定讓他干勁更足。1999年,他在克拉瑪依市局首屆少數民族職工技能比賽中獲冠軍。逐漸成長為技術骨干的他卻迫切感到文化知識上的不足。 此后十年間,肉孜麥麥提通過不間斷的學習,先后取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校經濟管理專業大專學歷、克拉瑪依職業技術學院石油與天然氣開采大專學歷、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石油工程本科學歷。 知識為肉孜麥麥提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他自建紅柳網站,先后獲得中油股份鐵人先鋒號、中石油技能專家、局級青年技術能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技術能手稱號,贏得重油公司青工比武單項和全能第一名、新疆石油管理局第一屆少數民族技術比武冠軍,2007年,共青團中央、國家民委、全國青聯授予他“全國各族青年團結進步優秀獎”,是油田公司員工目前在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活動中取得的最高榮譽。 肉孜麥麥提認為,自己對知識的熱愛源于擔任教師的父親的熏陶。他還回憶說,由于性格文靜膽小,小時候在村里也常遭小朋友欺負。“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我們不要光是抱怨,要自己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正確面對困難和問題”,他認為,“無論哪個民族,什么性別,只要努力,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把本職工作做好,我們都有機會在平凡的崗位上成長成才,企業給我們每個人創造的機會都是平等的。” 目前肉孜麥麥提所供職的中石油集團已將他自強不息、崗位成才的故事通過報告會等形式講述給該企業百萬員工。(完) |
相關閱讀:
- [ 06-17]新疆和田警民合作80秒制伏3名持械歹徒
- [ 06-16]和田各族群眾與維穩力量合力制服3名持刀行兇歹徒
- [ 05-30]男子20多萬買和田玉 竟是高仿玻璃制品
- [ 05-29]福州:男子20多萬買和田玉 竟是高仿玻璃制品
- [ 05-26]新疆和田策勒縣發生3.0級地震 震源深度7千米
- [ 04-22]和田玉實物標準樣品首次有了國家標準(組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