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吃腐乳 可達“醉駕”標準 除了荔枝外,網上流傳還有一些食品也容易讓司機中標,前天,南方都市報對部分可能產生“被酒駕”的食品進行了測試。 在實驗中,酒糟的“殺傷力”最強,在兩位參加實驗的市民中,第一次吃下一小口酒糟后,呼吸檢測的結果分別為96mg/100ml和42mg/100ml,而在吃下第二口時,一位測試者的呼吸檢測結果為550mg/100ml,已經屬于嚴重醉駕,而另一位測試者測試結果顯示,其口中酒精含量為245mg/100ml,同樣也達到醉駕標準。 酒糟有酒,算是名副其實,蛋黃派、腐乳等老百姓心中與“酒”相隔甚遠的食物,食用后駕車也易被檢測出酒駕情況,單吃腐乳的一位測試者口中酒精含量測試為161mg/100ml,已達“醉駕”標準。 查看食物配料可以發現,蛋黃派里有添加食用酒精,草莓派,歐式蛋糕里也加有食用酒精,藿香正氣水和漱口水配方中則有“乙醇”。 吃這些食物容易“被酒駕” 食物類:豆腐乳、果啤(配料里有啤酒花)、醉蟹(螺、蝦)、啤酒鴨、酒釀圓子、糟雞(肉)等。中國菜的烹調習慣在烹調過程中加料酒,加得多的話也可能被測出酒駕。另外,含糖量高的蘋果、香蕉、梨等,如儲存不當,也會產生酒精。 藥品類:藿香正氣水等一些中成藥的成分中含有酒精,易被測出“酒駕”。一些注射液也含有乙醇,比如氫化可的松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尼麥角林注射液、多西他賽等。使用口腔清新劑、漱口水漱口后易被測出“酒駕” 。 對策: “被酒駕”5分鐘后 檢測值為0 雖然部分食物在服用或使用后立即檢測會達到酒駕,但在5至10分鐘后檢測值均為0,可見來得快去得也快。 在實驗中,無論參與者是吃荔枝還是腐乳或酒糟,在10分鐘后重新吹氣檢測中,酒精含量均為0mg/100ml。 酒駕標準:20mg/100ml-80m g/100ml 醉駕標準:大于80mg/100ml 注:圖中數據為南都記者自測,由于個人體質有異,數據僅供參考 |
相關閱讀:
- [ 06-11]貴州啟動2014年食品安全宣傳周 食品藥品有問題可撥打12331
- [ 05-31]食品藥品監管局提醒消費者:網絡購藥須謹慎
- [ 05-24]福州將每季度發布食品藥品質量安全信用"黑名單"
- [ 05-23]延平建立食品藥品監管體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