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或陷軍事教派雙沖突 多國啟動撤僑行動
2014-06-19 09:31:24?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藍曉梅 李艷 |
分享到:
|
繼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前總統薩達姆老家提克里特之后,16日~17日兩天,又有兩個重要城鎮被有“基地”組織背景的極端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的武裝人員攻占。他們將戰線推進至巴格達城外60公里的范圍內,閃電般升級的戰事讓伊拉克陷入了自美國撤軍以來最為嚴重的危機。據中國青年報記者18日了解的最新情況,在72小時前仍持觀望態度的一些國家已開始全面啟動撤僑行動,其中一些國家已經著手細化緊急疏散預案。 伊全境或陷軍事與教派雙沖突 盡管伊拉克政府軍以及前來馳援的伊朗革命衛隊已不斷向北部增援,但這并未減緩“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武裝人員攻城略地的步伐。 自6月9日攻占摩蘇爾以來,這支叛軍從伊拉克北部開始,接連攻城拔寨,如今已步步逼近首都巴格達。17日,叛軍與政府軍在距巴格達僅60公里的東北部城市巴古拜展開激戰。同一天,一伙據信效忠“基地”組織在敘利亞分支“努斯拉陣線”的武裝分子攻占了伊敘邊境城市阿爾凱姆。此前一天,叛軍已攻陷該國西北部以土庫曼族居民為主的重要城鎮泰勒阿費爾市, 并聲稱已經控制了當地機場,這也是他們自從攻占摩蘇爾以來所占領的第五座機場。當地一名官員說:“激戰中打死了很多人,什葉派平民逃向西部,而遜尼派百姓則奔往東部。” 除了攻陷多座重要城鎮以外,“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武裝分子還在過去一周內攻占了伊拉克最大的煉油廠拜伊吉煉油廠的部分區域,該廠只負責伊拉克北部原油的提煉。17日,該煉油廠已經關閉,外國員工已經撤離。盡管目前該廠仍處于伊拉克政府軍的掌控之中,但武裝分子已經向其所在的拜伊吉城進發,并包圍了煉油廠。國際石油界人士擔心,伊拉克的石油資源恐將落入伊斯蘭極端分子手中。 除搶奪石油外,“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武裝分子還重點進攻軍火庫。伊拉克安全官員13日證實,叛軍占領了巴格達周邊迪亞拉省的兩個軍火庫,奪走了40萬件武器,其中包括AK-47步槍、火箭彈、火箭彈發射器、炮彈和迫擊炮等。 更令外界擔憂的是,這伙遜尼派極端分子正在點燃伊拉克教派沖突的烈火。16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武裝人員處決了大約170名伊拉克安全部隊士兵的照片在網上流傳開來,隨后就有不少什葉派年輕人響應伊拉克最高宗教領袖“大阿雅圖拉席斯塔尼”的號召參加政府軍,誓言要對遜尼派穆斯林展開反擊。伊拉克什葉派的重要人物也開始號召人們拿起武器。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叛軍在遜尼派地區幾乎未遭抵抗,因而,眼下被外界視為安全的伊南部乃至全境很可能會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陷入極度危險,甚至陷入全面內戰。而武裝沖突愈演愈烈,也加大了該國陷入全面教派沖突的風險。 美國著手軍事援助伊政府軍 面對“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武裝繼續在伊境內攻城略地的閃電攻勢,原本極不情愿再啟戰端的美國奧巴馬政府也開始發出戰爭的訊號。 16日,已部署到海灣地區的美國“喬治·H·W·布什”號航母戰斗群指揮官米勒少將發表了被外界視為“動武在即”的書面講話。米勒說:“當‘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武裝向巴格達挺進之際,美國航母戰斗群奉命對此作出反應。每當危機發生時,美國海軍會為總統的決策提供回旋的空間和選項。航母戰斗群是心理和政治威懾,一旦威懾失敗,我們所擁有的強大戰斗力將確保我們贏得戰爭的勝利!” 與此同時,美軍進一步加強了在伊拉克的軍事部署。16日,奧巴馬知會國會他將調派275名美軍前往伊拉克,其中170人已經進入伊拉克境內,以維護美國駐伊拉克使館和館內人員的安全,另有105人在伊拉克鄰國待命。這是自2011年美國宣布從伊拉克撤軍后,首次向該國增派軍人。目前,伊拉克境內共駐有160名美軍官兵,其中包括50名海軍陸戰隊隊員和100名陸軍軍人。 另有美國政府官員透露,白宮還考慮向伊拉克緊急增派100名特種戰部隊官兵。這些官兵將擔負訓練伊拉克軍隊和指導前線伊軍作戰的“有限任務”。對此,白宮發言人海登表示,奧巴馬總統不會派美軍作戰部隊前往伊拉克直接參戰,但“已要求國家安全團隊準備一系列幫助伊拉克安全部隊的具體措施”。她說:“如果美軍遭到攻擊,他們會拿起武器自衛!” 此外,美國與伊朗在伊拉克當前局勢下的合作也有了新的進展。美伊官員18日在維也納就伊拉克局勢展開了“初步磋商”,而美國國務卿克里表示:“不排除任何建設性的可能。”事實上,伊朗革命衛隊最精銳的“圣城旅”旅長蘇萊曼尼將軍已于16日抵達巴格達,指導伊軍如何應對反政府武裝的進攻。而在他抵達伊拉克之前,伊拉克政府已向美國方面通報了此事。 多國著手啟動撤僑行動 迅速惡化的伊拉克局勢讓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多國政府不得不開始著手啟動撤僑行動。 美國政府17日證實,3架美國飛機在巴格達北部的巴拉德空軍基地內接走了部分美國外交官和承包商,同時美國還考慮進一步讓在伊拉克的美國公民迅速離境。美國海軍向海灣地區增派了一個兩棲攻擊艦戰斗群。這個戰斗群上搭載著550名海軍陸戰隊隊員和V-22垂直起降飛機,可以在緊急情況下飛赴伊拉克,迅速接走伊境內的美國公民。事實上,這個戰斗群的核心任務就是撤僑。據了解,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是美國在全球的最大使館。 繼美國之后,澳大利亞外交商務部17日也發出緊急呼吁,要求在伊拉克的澳大利亞公民“現在、立即、馬上”離境。聲明說:“整個伊拉克境內的局勢非常暴力,有可能會在沒有任何預警時間的情況下進一步惡化。考慮到面臨如此挑戰的環境以及我們可能無法進一步為大家提供領事服務的情況,所有在伊澳大利亞公民應該立即與澳大利亞駐伊拉克使領館聯系,趁還有航班的時候立即離境。”澳媒體還報道稱,一旦巴格達發生戰斗,如有澳大利亞公民身陷其間的話,澳軍方將調派SAS特戰隊前去營救。 同一天,德國政府也命令所有本國公民立即離開巴格達,土耳其政府也發布了類似的命令。此前,包括一名總領事在內的80名土耳其公民遭到伊拉克反政府武裝的綁架,至今下落不明。 孟加拉國政府17日表示,已經有至少50名該國工人在摩蘇爾被成功救出,即將離開伊拉克回國。孟加拉國駐伊拉克大使說:“在伊拉克境內有1.4萬名孟加拉公民,其中有4000人在巴格達的韓國公司打工,盡管后者已采取措施保證我們工人的安全,但多數工人仍堅持要辭職,所以我們得設法讓他們回國。”這位大使擔心,雖然戰火沒有危及伊拉克南部地區,但全國的局勢可能會“出人意料地迅速惡化,到時候可能會措手不及”。這位大使說:“因為在伊拉克你現在面對的是一個不講國際規則、沒有哪個機構可靠的狀況,一旦伊拉克政府失靈,你再想找官方對話根本就不可能。” 實戰疏散預案精確到人 雖然有些國家還未啟動撤僑事宜,但也都制定了詳細的疏散預案。 目前,法國暫時還未打算撤出該國在伊拉克的所有公民。法國外交部官員表示:“我們現在仍要求在伊拉克的法國公民保持警惕,(官方將)隨時更新恐怖威脅狀況,通報最新局勢,好讓所有公民能及時調整安保措施。”不過,法國在伊拉克的公民僅有317人,而且這些人都與法國駐伊拉克使館保持著“一對一”的聯絡。 一位法國外交官坦言:“我們有能力在第一時間內把所有公民撤離伊拉克,畢竟我們不像其他國家那樣有著成千上萬的公民在伊拉克工作與生活。” 據中國青年報記者從巴格達外交渠道了解的消息,法國海軍戰艦已經部署到海灣地區,而且兩架包機也處于待命狀況,一旦巴格達安全局勢惡化,法國的包機能優先起飛。 英國政府官員也表示,英國暫時沒有撤離所有僑民的計劃,但英國同樣讓皇家空軍、海軍和民航公司做好接回英國公民的準備。這名官員說:“只要接到命令,我們可以在海灣最近的國家起飛包機,而不是從倫敦派出,這樣的話將確保本國公民的絕對安全,不會因為局勢突變而讓本國公民身陷其間,這是負責任的政府應該做的計劃。”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在伊拉克的公民人數眾多。有知情者稱,如果加上私營企業的話,在伊拉克的中國公民人數可能高達萬人之眾。中國外交部和駐伊使領館之前已先后發出了安全警示。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十分關注伊拉克近期安全局勢。中伊保持良好合作與友好關系。中國支持伊拉克政府為維護國內安全和穩定所作的努力。希望伊盡快恢復安全、穩定和正常秩序。 當被問及中方是否打算派遣代表團或官員赴巴格達了解當地局勢時,華春瑩表示并未掌握相關消息,但強調中國駐伊拉克使館人員將恪盡職守,密切關注當地安全局勢發展,已經要求伊方加強對中國使館、機構、企業和人員的保護,同時加強必要自身安全防范措施。中方將根據形勢發展采取必要措施,確保中國在伊人員的安全。(陳小茹) |
相關閱讀:
- [ 06-19]伊拉克戰火威脅中國企業 員工目前處于安全區
- [ 06-19]伊拉克武裝沖突繼續 反政府武裝對煉油廠進攻被擊退
- [ 06-18]伊拉克軍方稱擬在19日黎明前完全解放什葉派重鎮
- [ 06-18]伊拉克叛軍攻占北部三個村莊 沖突致20名平民死
- [ 06-18]美國財長稱無法用軍事手段解決伊拉克問題
- [ 06-18]印度證實40名印度建筑工人在伊拉克北部遭綁架
- [ 06-18]伊拉克總理稱雖然伊軍遭受挫折 但未被擊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