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定向調控密集出臺科學精準 微刺激成效初顯現
2014-06-20 06:52: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新華社發 面對經濟增速持續下滑,中國政府沒有像以往一樣采取大規模刺激政策,而是保持定力,堅持調結構、促改革的同時,對薄弱環節定向發力進行調控。李克強總理日前在英國表示,我們有能力進行定向調控,而且不采取強刺激,采取精準的發力,定向的調控,能夠保持中國經濟,實現今年以7.5%為代表的諸多的主要經濟目標,而且會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實現長期中高速增長。 定向調控密集出臺 經過長期高速增長后,中國經濟開始放緩腳步進行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針對這一特殊時期,中央制定了定向調控新戰略。李克強總理介紹,中國政府對經濟的運行實行區間調控、定向調控,保證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下限不越過7.5%、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上限不越過3.5%。“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會持續平衡、健康地發展”。他說。 急需資金的中小企業和三農率先得到支持。4月25日起,央行下調縣域農村商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下調縣域農合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6月16日起,央行又對符合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調過準備金率的機構)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財政調控也精準發力:國務院推出了讓更多小微企業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并加大用于民生建設的財政支出。今年二季度,指向棚戶區改造、三農、水利設施、鐵路等經濟運行薄弱環節的微刺激政策連續出臺。此外,投資方面,國家還推出80個重點項目引導民間資金參與。外貿方面,人民銀行和海關總署出臺了穩定外貿增長的相關政策。 “國家已經提出了要定向調控、精準發力。從小微企業、三農、中西部交通水利基礎設施等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入手,財政和貨幣政策聯手發力,眼下看可以穩住增長,長期看夯實了發展基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說。 微刺激成效初顯現 與全面刺激政策相比,定向調控更具有針對性和協調性,能補經濟發展之短板,對癥下藥治病效果更佳。復旦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磊認為,定向調控不是簡單地搞“一刀切”,要有保有壓、有輕有重,根據不同時期各個部門發展的實際情況,以及各地區面臨的實際情況。 5月份多項經濟數據一改4月全面下滑的局面,體現了財政與貨幣政策共同發力取得的成效。5月,被喻為經濟運行“晴雨表”的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3%,增速比4月份上升0.7個百分點,是該指標一季度和4月增速明顯回落后首次回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反彈至12.5%,創今年以來新高;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8.8%,增速比上月加快0.1個百分點;新增信貸創10年同期新高;出口同比增長連續3個月走高;PPI(生產者物價指數)收窄,PMI(采購經理指數)連續3個月微上調…… 對當前的經濟形勢,李克強總理評述說,今年以來,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指標處在合理區間,結構調整發生積極變化,市場預期等一些方面出現穩中向好。 實現經濟提質增效 雖然目前經濟企穩向好跡象明顯,但基礎仍不牢固,未來經濟增長壓力仍然很大。專家認為,下一步要抓好各項政策的落實情況,財政方面應加大定向減稅、減負和財政補貼的力度。貨幣政策方面應進行差異化調控,保證資金真正進入中小企業和三農的手中。簡政放權方面,應總結上海負面清單管理經驗,逐步在全國推廣。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建議,加大對企業和居民的減稅力度,在營改增擴圍基礎上,可適當降低一些進口日用消費品的關稅和消費稅;還可以進一步減少對企業的行政性收費項目。 科學調控固然重要,但經濟要實現全面反彈,最終取決于后續政策與改革雙向推進的力度。李克強強調,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必須推動發展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實現經濟提質增效升級,關鍵要靠創新驅動,突出的是要使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相互融合、相互激發。 羅蘭 |
相關閱讀:
- [ 06-20]精心策劃刺死前女友 冷血中國留美博士生獲刑46年
- [ 06-19]14省區將有暴雨 中國氣象局啟動四級應急響應
- [ 06-19]從高鐵到核電:中國致力向世界輸出高新技術
- [ 06-19]游戲機解禁后難在中國獲得成功
- [ 06-19]《誕生在中國》啟動 陸川回歸自然類電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