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戰打開“潘多拉魔盒” 美式價值觀重塑中東結苦果
2014-06-20 06:54:10??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藍曉梅 陳瑜輝 |
分享到:
|
新華社發 核心閱讀 在這個炎炎夏日,伊拉克看似突如其來的亂局給華盛頓帶來了更多困惑、無奈和指責。是根據伊拉克政府的請求,派美軍對反政府武裝實施空襲,還是考慮派遣更多地面部隊,美國更為具體的應對措施有待出爐。 不過,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理查德·哈斯認為,無論美國是直接襲擊反政府武裝,還是給伊拉克政府提供更多援助,都不能成為影響當地局勢的決定性因素,因為外部干預不能代替內部解決方案。 華盛頓在伊拉克亂局面前一籌莫展,美國自食其中東政策災難性后果 6月18日晚些時候,伊拉克軍方發言人卡西姆·穆薩維表示,伊拉克政府軍擊退了進攻拜伊吉市的伊最大煉油廠的反政府武裝,并擊斃40余名武裝分子。另有報道稱,目前煉油廠的狀況仍不明朗,至少有70名伊拉克守軍被俘,大約250至300名工人從煉油廠被撤出,而該煉油廠所處的薩拉赫丁省大部分區域也已被反政府武裝占領。 針對伊拉克政府請求美國對反政府武裝實施空襲,美國白宮發言人卡尼只是表示,軍事選項也在奧巴馬總統的考慮之中。而據美聯社報道,奧巴馬也在考慮派遣少量特種部隊訓練伊拉克安全部隊,同時增強伊拉克政府對于反政府武裝的情報收集能力。 對于在伊拉克問題上與伊朗開展更多合作,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薩基17日表示,美國對此持開放態度,但在本周的維也納伊核談判過程中,雙方不會再談伊拉克問題,而將轉由雙方低級別官員開展。 當前復雜的態勢表明,華盛頓在伊拉克亂局面前一籌莫展,美國正在自食其中東政策所造成的災難性后果。奧巴馬政府采取的一些應急舉措不僅難以力挽狂瀾,還可能造成新的麻煩。 2003年,在“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一彌天大謊的掩蓋下,奉行單邊主義政策的美國小布什政府一意孤行發動伊拉克戰爭,伊拉克從此陷入無盡的災難境地。謊言遭戳穿之后,美國轉而宣稱其戰爭行為是“解放”伊拉克,其目標在于“建立一個自由、民主、有秩序的新伊拉克”,打造中東地區的民主“樣板”。事實上,美國在伊拉克的戰爭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整個中東地區深層次的政治、經濟、社會、宗教和地緣政治矛盾由此更加激化,接連發生的人道主義災難將中東地區拋入煉獄。 奧巴馬政府執政以來,其中東政策從形式上有所變化,但其實質仍是按照美國所謂的價值觀改造中東國家。在利比亞、敘利亞等國的變局中,美國在公開出兵干預上多有顧忌,但明里煽風點火,暗中支持反對派,攪得中東更亂。此次伊拉克局勢突變之后,有評論指出,美國把伊拉克搞成這種局面,然后自吹自擂地拍屁股走人,美國常常要求其他國家在國際政治中“負責任”的道德優越感哪里去了? |
相關閱讀:
- [ 06-18]在伊戰問題上 布萊爾們不要再掩耳盜鈴了
- [ 06-18]國際市場擔心伊戰局急推油價拖累全球經濟
- [ 06-17]中東亂局禍根直指美國 布萊爾為伊戰辯護被批瘋了
- [ 05-29]國防部批美捏造“中國竊密”:拿得出伊戰證據?
- [ 05-28]美國陸戰隊華裔士官國殤日悼同袍 憶伊戰經歷
- [ 03-05]蔡振華:個人希望佩蘭指揮中伊戰 應打上他的印記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