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外交無能”引不滿 兩派激辯干涉主義
2014-06-20 11:25:06?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干預還是孤立,這是個問題 全球干預和孤立主義是對美國外交戰略影響最大的兩大思潮。美國在建國之初奉行門羅主義,即將整個美洲作為自己的勢力范圍,在美洲以外很少卷入歐洲列強主導的國際事務。美國甚至拒絕站在獨立戰爭的“大恩人”法國一邊對英開戰。一戰爆發后美國一直中立,只在一戰快結束時對德宣戰,獲得了戰后紅利,卻也付出沉重代價。正因如此,一戰后美國國內的主流思潮是“孤立主義”,直到珍珠港事件爆發。 作為二戰最大贏家,美國在戰后充當“自由世界”保護者角色,軍事干預主義成為美國外交的主流思潮,其間因越戰等因素,有過幾次小規模反復。不過,隨著“里根主義”和新保守主義的興起,以及蘇聯解體,美國對外軍事干預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據統計,二戰前美國平均每18.8年卷入一次戰爭,二戰后這一數字縮短到了2.1年,其中冷戰期間美國平均每2.6年卷入一次戰爭,而冷戰后20多年中平均每1.4年卷入一次戰爭。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更是干涉主義的代表,同時也成為美國外交的拐點。 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朱鋒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華盛頓最近在伊拉克問題上陷入爭議,但是美國對外干涉傳統不會改變,只會調整用什么方式干預。奧巴馬第二任期對外交作出調整,不輕易直接軍事介入一些地區爭端,但美國不可能放棄全球的領導地位。 奧巴馬政府在對外干涉方面的“退讓”,使美國盟友們都開始議論美國是否會全面撤退?法國外交部長法比尤斯說:“美國給人的印象是,它不想再卷入危機。”他稱,美國的盟友們“在自己的盤算中越來越需要計入自己獨立應對危機的可能性。” “美國危險的猶豫”,德國《明鏡》周刊17日稱,圣戰者已經在進軍巴格達的路上,美國卻仍在激烈爭辯:我們應該回到那里嗎?奧巴馬對這個問題迄今只有半心半意的回應。文章稱,奧巴馬正處于美國外交政策轉變的歷史性時期:美國將不再是世界警察。這本身不壞,但有一個問題,在否定布什的戰爭政治暴行之后,美國正陷入另一個極端。無論如何,有件事是明確的:美國對伊拉克戰爭負有特殊責任,奧巴馬不能假裝會全力以赴,卻沒有實際行動。 烏克蘭危機和克里米亞事件后,奧巴馬曾放狠話稱要讓俄羅斯“付出代價”,但美國的制裁并未對俄羅斯造成實質損害。有美國媒體譏諷稱,相對于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手拿大棒、嘴說軟話”的政策,現在的奧巴馬政府只能“手拿小棍、嘴里發狠”。韓國《國民日報》稱,雖然美國走孤立主義和介入主義的中間路線并無不妥,但重要的是如何去做。無論是在敘利亞還是克里米亞問題上,奧巴馬都曾表態強硬,但真到事到臨頭卻采取了不干預政策,這種“口硬手軟”的做法遭到不少質疑。美國一直強調自己的國際全球存在感,但奧巴馬發言的可信度遭到質疑,這是美國外交最大的失策。 階段性孤立與有選擇干涉 “美國的孤立主義情緒很可能只是階段性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越戰之后,美國都經歷過相同的向內看時期,隨后在國際事件的逼迫下重返全球事務。近來的經濟復蘇或許會在美國滋生更為向外看的情緒。”英國《金融時報》稱,美國向內看是因為經濟危機使奧巴馬專注于“本國的建設”。與此同時,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留下的創傷,導致公眾厭惡插手中東的爛攤子。頁巖氣革命帶來的“能源獨立”也成為美國新孤立主義的原因之一。 《韓國經濟》17日的社論擔心,美國的不干預政策在伊拉克已經失敗,這種失敗也讓韓國擔憂會否在朝鮮半島重演。文章稱,美國內外不少輿論批評,“正當奧巴馬舉棋不定時,世界已經四處起火”。雖然奧巴馬在伊拉克的失敗與韓國并非沒有關系,他今年4月訪韓表示要與韓國合作孤立朝鮮,但這種原則性發言無法阻止朝鮮“挑釁”。 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對《環球時報》稱,美國在中東和東歐的表現并不代表退出干涉主義,奧巴馬要搞的是有選擇的干涉主義。美國以后可能不會輕易軍事干涉東歐、中東等地區沖突,但美國會以亞太為重點實行干涉主義。在美國看來,未來的戰略重點在亞太,真正能威脅美國的是中國。 時殷弘說,現在的美國和老羅斯福時期的美國不可同日而語,當時美國正處于國力上升階段,而現在的美國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弱勢。不過,雖然當年美國“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著急”,而現在被人諷刺為“手拿小棍子嘴里發狠話”,但不管怎么樣,美國手里的“棍子”還是全球最粗最大的。 《金融時報》另一篇文章稱,華盛頓近來上演的怒氣沖沖的辯論忽視了世界正在發生的變化,即“其他國家崛起”導致的相對實力的根本轉變。從許多方面來說,奧巴馬政府面臨的危機只是一個更多極化的世界能夠帶來的殘酷現實的早期例子。美國人總在談論總統要有果斷的領導力,但很少談到美國需要新戰略來應對上述挑戰。曾任奧巴馬政府官員、布魯金斯學會學者夏皮羅稱:“考慮到國際政治的這一結構性轉變,美國有必要改變做法,但我們仍然很難直面新的現實。”(王傳軍王剛 青木 紀雙城 李珍 陶短房 楊沙沙 王曉雄 柳玉鵬) |
相關閱讀:
- [ 06-20]美國一男子威脅殺奧巴馬獲刑一年
- [ 06-20]奧巴馬重申美軍不會重返伊拉克作戰
- [ 06-20]奧巴馬宣布伊拉克軍援方案 增派三百軍事顧問赴伊
- [ 06-19]奧巴馬觀看五米高長頸鹿機器人 吁振興美制造業
- [ 06-19]伊拉克撤軍被奧巴馬當政績宣揚 分析稱美失策
- [ 06-19]白宮展出奧巴馬半身像 使用塑料3D打印制作(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