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闡述大國海洋經略 中希合作正向全產業鏈擴展
2014-06-21 22:10: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李艷 |
分享到:
|
在李克強圈出的合作領域中,船舶工業是一重點。中國是世界船舶制造第一大國,也是希臘船東最主要的造船基地,但近年來海洋船舶業效益持續下滑,2013年增加值同比減少7.7%。 “中國船舶的問題,在于造船核心技術落后,附加值和技術含量低,特別是大型生態船制造”。劉巖介紹,包括希臘在內的歐洲在造船標準、制造技術等方面全球領跑,與中國的大貨運量、融資能力、經濟實力形成優勢與需求的互補對接。 經略海洋不是一味索取。李克強特別強調了“和諧之海”理念。人海合一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大道。各國都應堅持在開發海洋的同時,善待海洋生態,保護海洋環境。 “雖然中國和希臘不是比鄰國家,但污染控制、防災減災的技術方法沒有國界”。在劉巖看來,歐洲在應對氣候變化,特別是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的海洋綜合管理上經驗豐富,而中國在海洋功能區劃等方面20余年的經驗積累,也使兩國在保護海洋上大有可為。 應該看到,中希合作的效果將是“1加1大于2”的。正如李克強所言,中希將從比港開始逐步改造從希臘通向歐洲腹地的鐵路干線,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兩國、中歐,也有利于歐洲的繁榮發展和可持續增長。“希臘已成為中國融入歐盟乃至全球經濟的一個重要支點”,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義桅分析。 在中國官方將“建設海洋強國”確定為國家戰略,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背景下,近年來中國周邊圍繞海洋權益多生雜音,外界也發出一些猜測和解讀。 中國將建設什么樣的海洋強國?中國怎樣看待自己在海洋事務中的地位?中國怎樣看待一國發展與海洋的關系?這一次,李克強給出了中國的答案。 “我們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決反對海洋霸權”,“我們愿同相關國家加強溝通與合作,構建和平安寧的海洋秩序”。在合作中發展,在分享中共贏,或許是寬廣包容的大海最智慧的啟示。(完) |
相關閱讀:
- [ 06-21]外媒關注李克強訪希臘 指“為中希關系添動力”
- [ 06-21]李克強:中國將希臘視為在歐盟的好朋友和好伙伴
- [ 06-21]李克強考察中遠比雷埃夫斯集裝箱碼頭
- [ 06-21]李克強與希臘總理出席中希海洋合作論壇并發表演講
- [ 06-21]李克強會見希臘總統帕普利亞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