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6月23日電(記者安源)23日記者從成都市公安局獲悉,成都警方破獲特大郵包販毒案,繳獲毒品1700余克。 “4月26日有一件涉毒包裹通過某快遞公司從云南景宏寄往成都,收件人是錦江區的杜某?!?014年4月28日下午,一條重要線索從成都市公安局禁毒支隊轉到錦江區公安分局禁毒大隊。 錦江分局迅速成立專案組,辦案民警圍繞寄件人、快遞公司、收件人迅速展開調查。其中,運單號為66****的包裹進入民警視線。但民警進一步調查發現,寄件人為掩飾身份,留的手機號碼為重慶號段。偵查員通過該快遞公司網絡進行查詢,顯示確有該單號的包裹于4月26日從云南景宏發往成都。 4月30日,當嫌疑包裹到達成都后,錦江分局禁毒大隊大隊長鄧宇、副大隊長劉忠亮立刻帶領偵察員前往雙流,先期截獲該包裹。然而,包裹寄件人和收件人全部用的假名,電話號碼也未登記信息,顯然包裹有重大嫌疑。隨后,民警在在快遞公司工作人員見證下開包檢查,發現被零食覆蓋的3個紅色紙筒內藏有4包白色塑料袋包裝的毒品“麻古”凈重600克。 “嫌疑人是否是團伙,有多少人?取貨人是不是毒販本人?”雖然截獲了包裹,但嫌疑人身份無法確認讓下一步的抓捕工作面臨極大困難。 此時,細心的偵查員突然在包裹的單據上又發現一涂改的電話號碼。經過比對查詢,發現該手機主人鄧某(男,26歲,樂至人)于2013年4月因賭博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10日。嫌疑人欲蓋彌彰涂抹號碼卻露出了馬腳。經過專案組民警的不懈努力,查到鄧某曾多次乘飛機往返云南,而最近一次是4月23日乘飛機從成都到景宏,4月28日又從景宏飛回成都。且28日同行的還有一名男子唐某(男,22歲,金堂人)。通過比對,兩人行程與包裹寄出時間和送貨時間高度吻合。為避免打草驚蛇,民警沒有驚動嫌疑人,將包裹進行還原后精心制定了抓捕計劃。 “喂你好,是鄧先生嗎,你的包裹到了,麻煩你來取一下嘛?!?月30日17時許,偵查員偽裝成快遞工作人員,在成都桂溪路某小區大門布控。 數分鐘后,渾然不知的鄧某某和唐某前來取貨時,被人贓俱獲。民警從鄧某某身上查獲手機兩部,號碼與收貨電話一致。通過審訊,鄧某某交代他手機內的一張快遞單號照片正是他們4月27日從云南發貨到成都的單號。 經過擴線偵察,唐某交待27日當天從景宏發往成都的另一包裹內有大量毒品。5月2日包裹到達成都后,民警立即截獲包裹,并從中查獲毒品麻古1112克。 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查中。(完) |
相關閱讀:
- [ 06-23]廈門警方破獲一跨境販毒案:兄弟6個3人販毒
- [ 06-19]延平刑警破獲一特大販毒案件
- [ 06-17]連江破獲涉槍販毒案 繳冰毒20克仿六四手槍一支
- [ 06-11]英國一機場查獲新販毒案 毒品被“織”入地毯(圖)
- [ 05-24]廈門警方破獲省廳督辦案件 牽出特大販毒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