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非遺保護與傳承路徑 此次“湖湘家傳”非遺展示展銷不僅呈現深厚悠久、豐富獨特的湖湘文化,也體現湖南在創新非遺保護與傳承方式上的大膽嘗試。組委會提出了“擁有是最好的保護,消費是最好的傳承”理念。 湖南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悠久的歷史,多元的民族和文化,獨特的自然資源給湖南留下了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湖南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11大類近320項,其中國家級99項,省級22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200余人,其中國家級傳承人76名,省級傳承人192名。 湖南省委宣傳部長許又聲表示,此次展示展銷活動是湖南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市場化特別是通過上海走向全國市場的一次嘗試,活動采取靜態藝術展和動態表演展相結合、電視直播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線下體驗與線上交易相結合等現代營銷方式,努力把“非遺”產品更好地推向市場,使更多的湖湘文化精品“飛入尋常百姓家”。 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馬勝德認為,湖南舉辦此次活動,將“活態遺產”帶出湖南,展開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展示不同地區的非遺保護成果,讓人們對不同文化遺產的相互欣賞和尊重得到增強,無疑會有力地推動我國非遺保護事業的發展。 活動組委會負責人、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產辦主任蔣祖烜認為,上海是國際性大都市,借助滬洽周的機會,推介湖南歷史悠久和豐富燦爛的非遺,不僅能讓上海人了解湖南,也可以向全世界展示湖湘文化。同時,觀眾將非遺產品買回家后,可以帶動親朋好友的關注,這實際上就是一種保護與傳承。“我們相信,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帶動更多的人關注這些文化‘活化石’?!?完) |
相關閱讀:
- [ 06-23]工商銀行泉州鯉城支行引領知名企業入駐“融e購”電商平臺
- [ 06-23]六喜珠寶開賣唯品會 電商版圖拓勢迅猛
- [ 06-21]電商企業求購阿爾濱 遲尚斌證實稱很快有結果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