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培養專業人才,各國重視保護遺產寶藏 佩什科夫表示,中亞各國無論是政府層面還是民間,都非常重視保護和傳承本國境內的歷史文化遺產。在哈薩克斯坦,政府在文物保護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幾乎所有文化古跡的保護修復都是國家財政支持,哈文化部設立了專門機構負責這項工作。哈薩克斯坦法律還規定,任何施工建設項目啟動前必須進行考古勘探,施工選址需為文物繞道,以便最大限度減少對古跡的破壞。 中東地區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歷史遺跡眾多,成為目前世界遺產較為集中的地區,很多中東國家都十分重視對本國文化遺產的保護。早在上個世紀初期,埃及開羅城市管理當局就開始制定古城保護規劃,采取新舊城市建設分開的方法對開羅老城進行保護,因此開羅伊斯蘭老城的歷史風貌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1979年便入選了《世界遺產名錄》,成為記錄伊斯蘭文明的鮮活教科書。 西班牙文化、教育和體育部下屬的文化遺產研究所所長阿爾方索·穆涅茲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西班牙早在1985年就出臺并實施了《歷史遺產法》。“這是一部十分健全的法律,給西班牙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指導和規定。”此外,西班牙全部17個大區都有自己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法。與法律體系配套的是西班牙從中央到地方的遺產保護行政體系,這套行政體系由西班牙全國歷史遺產委員會來進行協調,各個大區和城市都有自己相應的職能和義務。 穆涅茲表示,西班牙政府和非政府部門還十分重視培養遺產保護專業人才,許多大學都開設了與遺產修復和保護相關的專業和課程,政府部門和一些基金會為這些專業人才和研究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法國是第一個為保護文化遺產立法的國家,自國家層面至普通百姓對保護文物古跡、傳承文化遺產具有高度自覺。政府每年為保護文物投入約3億歐元,諸多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也在資金、技術、理念等方面給予支持。據統計,法國目前共有4.4萬座建筑被列入受保護的國家遺產保護名單。 意大利維羅納旅游局負責人加布里埃雷·倫對本報記者說,早在統一之前,意大利各城邦就已分別立法對其境內的歷史文化遺跡進行保護,這使得意大利成為一個巨大的文化遺產寶藏。據意大利文化部統計,該國境內總計約有2萬個歷史文化中心、3萬余座歷史建筑、10萬多座教堂和2000多個古代遺跡。 每個意大利家長都會從小為孩子樹立保護意識,這也使得所有意大利人都對古跡保護格外用心。2013年,為減少機動車行駛對斗獸場和古羅馬遺跡的損害,位于市中心的交通要道被設為步行街。羅馬市長馬里諾曾表示,雖然這樣難免會影響市民出行,但把這些遺跡徹底還給全人類意義非凡。(記者王玨、邢雪、黃文帝、丁大偉、王云松、韓秉宸) |
相關閱讀:
- [ 06-24]陜西新增7處世界遺產 官方稱不會借此漲價
- [ 06-24]各國保護世界遺產有招:羅馬保護斗獸場設步行街
- [ 06-23]法國肖維巖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距今約3.6萬年
- [ 06-23]沙特吉達古城入選世界遺產名錄(高清組圖)
- [ 06-23]南京大屠鐵證不容爭辯 理應成為世界遺產
- [ 06-23]絲綢之路、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