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晚間去廣場或公園活動的市民越來越多。每年此時,熒光棒就成了大街小巷的熱賣品。羊城晚報記者走訪發現,在廣州不少大公園和廣場,都有兜售熒光棒的小販,不少孩子和年輕人被光亮吸引紛紛購買。然而,了解熒光棒內填充物是何物,成分是否有害的市民少之又少。 事實上,熒光棒不僅質量堪憂,而且填充物中還含有有毒成分。國家質檢總局近日發布質量安全風險警示稱,熒光棒中的熒光物質大多含有苯二甲酸二甲酯和苯二甲酸二丁酯等低毒成分,一旦彎折泄漏出來,被兒童誤吸或觸碰,可能會造成惡心、頭暈、麻痹、昏迷等傷害。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對市場上的熒光棒進行了批量抽檢,工作人員將隨機采購的30個批次的熒光棒帶回實驗室,對熒光棒的密封性、防滲漏性和有毒有害有機物含量進行檢測,結果顯示每個批次的熒光棒都存在安全問題。數據顯示30批次產品均存在質量安全風險,其中8個批次在模仿兒童濫用操作(如反復彎折1-5次)時,在折痕處有液體噴出或滲出,擠壓會有更多液體流出,存在吸入性中毒、皮膚接觸性中毒、誤食性中毒的風險;另有26批次檢出鄰苯二甲酸二丁酯,22批次檢出鄰苯二甲酸二甲酯。此外,本次監測發現,所有樣品均未標注執行標準、生產廠家名稱和地址,90%以上的樣品外包裝標識中無中文信息。 走訪: 孩子是主要消費者 羊城晚報記者在與熒光棒小販的交談中得知,熒光棒的貨源有兩種,“賣散貨的就去一德路進貨,如果要的量大,可以從浙江義烏那邊搞過來,一般是在那里生產的。”隨后記者走訪了廣州一德路的萬菱廣場和德寶交易廣場,發現這里批發的熒光棒基本都是“三無”產品,部分貨品上有簡單英文標識,但也未見“DANGER”類的安全預警信息。 “藍色的外包裝,有50支裝和100支裝的,50支裝的價格在5元到8元不等,100支裝的價格在10元到15元不等。”在萬菱廣場的一家裝飾品批發店內,老板娘熱情地推銷著熒光棒,當被問詢到標識問題時,她說:“就幾毛錢的東西,不可能每個都貼標識的,你一毛錢批過去可以賣幾塊錢啊,很賺的。” 在廣州正佳廣場附近,不少賣熒光棒的小販扎堆販賣,一些路過的孩子都吵著要爸爸媽媽買。“做個頭環啊手鐲的,女兒特別喜歡”一名正在選購的媽媽告訴記者,至于安全性方面,這位媽媽表示:“玩一會兒就扔了,應該不會出問題。” 提示: 勿讓有毒液體流出 真的不會有問題嗎?記者將在一德路買來的熒光棒進行反復彎折測試,不少熒光棒在反復彎折十次以內就有液體滲出。 有關專家解釋稱,熒光棒發光是靠氧化物、酯類化合物和熒光染料這三種物質的混合反應,發光的原理就是過氧化物和酯類化合物發生反應,將反應后的能量傳遞給熒光染料,再由熒光染料發出熒光。其中被質檢部門檢出的鄰苯二甲酸二丁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等都是脂類化合物的一種,這些物質均含有毒性,一旦破損后液體被誤食或碰觸,或許會對皮膚和臟器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質檢總局提醒消費者,在玩耍熒光棒的過程中如果出現液體滲出的情況,應立即用清水反復清洗,并盡快就醫,尤其要督促兒童及時洗手,避免意外殘留在手上的熒光物質造成毒素累積。(記者 劉珊 實習生 周彩春) |
相關閱讀:
- [ 10-03]陳冠希接夜場秀還債 曝出場費30萬被熒光棒巧頭
- [ 10-23]蛋腸竟然“閃閃發光” 儼然熒光棒一般(圖)
- [ 05-20]王杰英國演唱會票房爆滿 主辦方送歌迷藍色熒光棒
- [ 07-31]頭發集體變黃 同安一熒光棒廠工人出現疑似職業病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