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販毒案件在廬陽區法院開庭!看著剛剛大學畢業的女兒如今卻身穿囚服站在法庭上,母親方華(化名)在旁聽席上早已泣不成聲。她怎么也想不通,曾經乖巧的女兒為何會走上販毒的道路? 據了解,今年以來,合肥地區審理的涉毒類案件出現了明顯的上升趨勢。以廬陽區法院為例,今年1至6月,該院就已經審理了涉毒品類刑事案件22件,而去年全年法院審理的涉毒案總共也只有24件。 大學生吸毒排遣壓力 老家來自安徽淮南的女孩張茹(化名)今年22歲,大學畢業后,張茹選擇在合肥的一些娛樂場所做兼職,其間,結識了同樣來自淮南的老鄉大龍(化名)等好友。在這些“朋友”的影響下,張茹嘗試利用吸毒排遣內心的苦悶。“大學畢業后,一直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心理壓力很大。” 此后,張茹便開始欲罷不能。這時,大龍又找到她,希望她幫忙向其他吸毒人員“送”毒品。盡管知道這是違法犯罪的行為,但是,由于自己兼職的收入難以支付吸毒的毒資,“送”毒又能賺取不菲的報酬,張茹猶豫再三,還是答應了。 去年6月,公安機關在位于新蚌埠路某小區張茹的住處將其抓獲,當場從她房間的床頭柜內查獲了大龍交給她的毒品冰毒1包。據審理查明,張茹多次參與販賣毒品冰毒11.4克。 經法院公開審理,張茹因犯販賣毒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零二個月。她的老鄉大龍則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零六個月。 “女兒從6歲開始學古箏,一直到大學,仍是主修古箏和鋼琴演奏,成為一名優秀的古箏演奏家,是女兒一直以來的夢想!”母親方華告訴記者,女兒性格乖巧,酷愛音樂。 涉毒案件明顯上升 據了解,今年以來,合肥地區審理的涉毒類案件出現了明顯的上升趨勢。以廬陽區法院為例,今年1至6月,該院就已經審理了涉毒品類刑事案件22件,而去年全年法院審理的涉毒案總共也只有24件。 涉毒案件數量同比增加,同時,涉毒的團伙犯罪趨勢也十分明顯。去年,廬陽區法院全年審理的兩人以上(含兩人)共同犯罪的涉毒案件為8件,今年上半年,這類團伙犯罪的案件就已經達到9件。 “涉毒案件增加,團伙犯罪的比例增大,這說明涉毒案件的犯罪人員出現了更大比例的上升,社會危害的影響面進一步擴大了。”廬陽區法院工作人員介紹,通過對近年來涉毒案件的分析,他發現,販毒人員多是開始出于好奇或個人壓力嘗試吸毒,后來,越陷越深,以販養吸。“此外,吸毒人員年齡結構還出現了一定的年輕化,甚至低齡化的趨勢。”(魯巖 張倩 本報記者 李后祥) |
相關閱讀:
- [ 06-23]傳詔安漁民捕到“龍”?實為四川一大學生畢業作品
- [ 06-19]大學生畢業走紅毯堪比戛納
- [ 06-16]臺灣大學生畢業旅行愛海外旅游地 首選泰國
- [ 06-13]美國近半大學生畢業2年仍“啃老”
- [ 06-06]山東舉辦大學生畢業設計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