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重慶雨水充沛。幾天前一場暴雨,南岸區苦溪河溢洪。下游河道漲水后居民找來漁網去捕魚,結果有人不慎踩滑被河水沖走,兩天后遺體才被打撈上岸。 家屬痛失親人,希望借重慶晚報告誡讀者朋友吸取教訓。 舀魚踩滑被水沖走 苦溪河下游的南岸區迎龍鎮石梯子村居民潘先生回憶,哥哥潘傳朋今年60多歲,23日上午,他從家里拿著舀網出門。當晚家人見他一直沒有回家,沿著河溝找尋,最后在河溝邊發現了舀網,卻不見人影。 “以前夏天他常去河邊撈魚,沒有出過什么事情,我們也給他說年紀大了,少去冒險,他估計也是圖好玩,又是在岸邊,心想不會出什么大事。”潘先生說。 周邊居民說,此前看到潘傳朋在舀魚,沒有什么收獲,后來就沒有注意到他的去向。 潘先生說,現場痕跡顯示,只有哥哥來到河溝邊的腳印,無離開的腳印,再結合地理環境,猜測哥哥是踩滑被河水沖走。 搜尋兩天發現尸體 潘先生說,事發后村黨支部肖書記組織近20人搜救隊伍沿河搜尋、打撈。近期河水較深,加上雨后渾濁不見底,搜救隊伍從早忙到晚,沒有發現任何蹤跡。 昨日一大早,家住河邊的居民在河溝里發現漂浮的男尸,經家人辨認正是失蹤的潘傳朋。 “感謝鄰居們幫忙。”潘先生說,更希望借助重慶晚報提醒大家,從此事中吸取教訓。 江心島上冒險打魚 潘先生的提醒并非沒有道理。市漁政處執法人員介紹,重慶境內長江嘉陵江流域每年都有冒險捕魚被困甚至遇難事件發生。 執法人員分析,夏天魚兒覓食頻繁,易于漁獲,不少有閑的市民朋友喜歡到江河垂釣。為了找到一個好的垂釣點,不少人冒險在江心島、大橋橋墩垂釣,不過他們似乎沒有注意到這些地方潛在的危險。 昨日上午,重慶晚報記者在主城境內的長江、嘉陵江段走訪發現,只要徒步可以到達的江心島,均有捕撈作業者,有的在垂釣,有的在撒網。 在嘉陵江黃花園大橋下,一名老人更是不顧危險,涉水爬到一處四周均被江水淹沒的石墩上。直到中午時分,江水有些上漲趨勢,他才收拾漁具匆匆回到岸邊。 “夏季水情變化突然,在江心孤島或者江中石墩上打魚是極其危險的。建議大家不要冒險,即便有探險精神也要做好防備。”市漁政處相關負責人也希望通過重慶晚報,給讀者們一些具體防備建議。 垂釣 務必選好退路 市漁政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兩江進入漲水期后,洪峰經常會在短短幾分鐘內到來,如果洪峰高,岸邊會卷起近半米高的波浪。該負責人就此提醒,天氣炎熱,切勿帶小孩到江邊戲水,成人到江邊玩耍也要注意安全。 喜歡在江邊垂釣,務必給自己準備好一條危險來臨時的退路。孤島垂釣最好穿戴救生衣。 扳罾 準備救命繩索 漁政執法人員透露,漲水季節,還有一種傳統的捕魚方式,不僅有趣還可當成一種鍛煉方式———幾根竹竿支起七八平方米左右的漁網,緩緩放入水中,靜置片刻緩緩拉起,這種捕魚方式俗稱扳罾。 昨日,大渡口長江邊,有人專門出租扳罾工具讓路人去體驗。租賃者同時也在撈魚,他們悠閑地坐在小板凳上,等著魚兒鉆進網里。 漁政執法人員提醒,扳罾最大的危險,就是拉拽時江水太激,一不小心可能被拖進江中。此外,因為江水沖刷,加上一直承受不規則踩踏,岸邊落腳點很容易發生坍塌。 “情急之下亂抓,第一時間抓住的很可能就是你的漁具,但是漁具已經在江水中,根本起不了救急的作用。”執法人員建議,扳罾選擇一處穩固落腳點異常重要,此外,穿戴救生衣的同時,最好從岸邊固定一條繩索至捕魚點,以備意外發生時有救命稻草可抓。記者 夏祥洲 |
相關閱讀:
- [ 06-26]福大老校區 9歲男童跌入池塘不幸溺亡(圖)
- [ 06-24]13歲孫子被拽出網吧后投河 爺爺相救雙雙溺亡(圖)
- [ 06-23]浙江金華遭暴雨襲城多地被淹 引發3起群眾溺亡事件
- [ 06-23]杭州一學生出走校外溺亡 校方被判擔三成責任
- [ 06-23]12歲少年黃河游泳疑溺亡 打撈四個小時未見蹤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