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解決中印邊界問題需按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談判
2014-06-27 06:36:45??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講述者:張九桓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中國前駐尼泊爾、新加坡、泰國大使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產生、發展為新中國外交實踐提供了一個法寶,也為發展中國家維護自身權益提供了一個保障。直至今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仍然顯示出無窮的生命力。 廣大發展中國家支持和擁護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小發展中國家由于經濟落后等原因比較容易發生政治動蕩,而大量事實表明,來自外來的干預只會加劇這種動蕩并非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我國在外交實踐中遵循五項原則,不干涉別國內政,尊重這些國家人民自己的選擇,贏得廣泛贊譽。 我曾經先后擔任中國駐尼泊爾和駐泰國大使。近幾年來尼泊爾政治發生重大變化,共和制取代了君主立憲制,尼泊爾共產黨的力量在這場變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始終未做任何干預,受到尼泊爾廣大民眾的贊賞。而某些國家的干預行為則受到尼泊爾的抵制和批評。 2014年5月,泰國發生了一場政變。自1932年以來,泰國發生了近20次政變。對于泰國的政變,西方持嚴厲的譴責態度。我國持不干涉泰國內政立場,相信泰國人民可以處理好自己的事情。2006年泰國發生軍事政變時,我任中國駐泰國大使。泰國國家電視臺邀請中、美、英三國大使做同臺專訪,我們各自闡述了本國政府對泰國政變的立場、政策和主張。英、美大使的表態可想而知。我在訪談中特別強調,中國人民相信泰國人民最了解本國國情,應該有智慧、有能力做出最恰當選擇,按照自己的意愿處理好本國的事情。采訪播出后,電視臺統計觀眾對各國大使的支持率,結果是中國大使得票占壓倒優勢,英、美得票甚少。這說明廣大泰國民眾不喜歡別人干涉他們的內政。 在處理大國關系時,同樣應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日本有一種輿論,稱亞洲國家反對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是干涉日本內政,這是謬論。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是對當年軍國主義者發動侵略戰爭的肯定和美化,已經不是內政問題。美國以海上問題為抓手,推波助瀾,挑撥中國和鄰國關系,試圖以此遏制中國的發展。這是對中國主權、中國的發展和發展道路的不尊重。我們提出中美建立新型大國關系原則應該是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其中相互尊重是基礎也是核心,中美關系發展應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五項原則在指導國家關系,無論大國還是小國關系發展都有著重要現實意義。我們應該繼續堅持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發展和豐富它的內涵。 |
相關閱讀:
- [ 05-29]李肇星:亞洲拒絕任何企圖制造拼湊軍事集團的行為
- [ 05-28]福建高校再迎"高官"院長 李肇星何亞非加盟華大
- [ 05-27]華大國際關系研究院昨揭牌 前外長李肇星任名譽院長
- [ 02-13]李肇星何以反感“父母官”
- [ 01-21]李肇星憶聯合國經歷:各國大使有架子 開會常遲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