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源 敬姓人祖上避石敬瑭名諱改姓茍 曾經,雷垌村一個在鄭州工作的老人,為幫助族人和孫輩改姓,退休后開始大量查閱跟姓氏有關的書籍,算是弄清了茍姓的淵源。 據史書記載,茍姓跟草有關,包含著生長的意思,最初產生于黃帝時期。傳說,黃帝的子孫中,有人居住在河內(現在的山西、河北、河南的黃河以北地區),因為當地生長的枸杞比較多,所以以“茍”為姓。除了這支茍姓人外,其余的茍姓多由其他姓氏演變而來。 敬岐等人的祖上之所以姓茍,就是由“敬”姓而來的。這個故事,在有茍姓人的地方多有流傳。 在五代十國時期,后唐節度使石敬瑭起兵,奪取政權,改國號為晉,遷都開封。在石敬瑭做后晉皇帝期間,有個姓敬的大臣因為沖了皇帝的名諱,再加上得罪了皇帝的近臣,遭到陷害后被定了罪,朝廷下令讓所有的敬姓人改姓“茍”。 據有些地方的族譜上記載,該敬姓大臣的部分家人逃到了山西一個叫雷家垌的地方。后來,這些人中的部分人又遷到了如今的滎陽。再后來,因為逃難,又有一些人到了登封、鞏義、新密等地。 故事 一村人改姓“敬” 連唱三天大戲 知道了祖上和“敬”姓的淵源后,生活在雷垌村的茍姓族人,于2000年召開了一次“改姓”會議,決定向公安部門申請改姓。在提交了兩三頁的改姓申請后,滎陽市公安局經過調研,同意了雷垌村茍姓村民改姓敬的申請。 也是在那一年,雷垌村幾百口茍姓人改姓敬。第二年的廟會上,為慶祝改姓,雷垌村曾經姓茍的村民出資五六千元錢,連唱了三天大戲。 雷垌村村民改姓5年后,登封市唐莊鄉上百名茍姓村民借鑒他們的做法,集體改姓。這之后,陜西、甘肅、河北、沈陽、黑龍江等地的很多茍姓人,紛紛認祖歸宗,成功改姓“敬”。 這幾年,鄭州市中原區、上街區、金水區也陸續有茍姓人成功改回敬姓。 姓氏故事 歷經磨難的敬姓 據史書記載,由于要避皇帝的名諱,敬姓在發展中曾遇到過多次改姓現象,可謂一個歷經磨難的“倒霉”姓氏。 在南朝梁時,權臣侯景曾建立一個漢朝,由于敬姓人的姓氏與他的名字同音,應該加以避諱,于是敬姓人無奈改姓“恭”。 侯景的政權滅亡后,他們雖然得以恢復原來的姓氏,但到五代十國時,又因為姓氏沖了后晉高祖石敬瑭的名諱,不得不把姓氏拆開,一分為二,成為“茍”、“文”兩個姓氏。 沒多久,后晉被后漢滅了,敬姓族人不用再避諱了,很多改姓茍、文的后人又改回敬姓。 但不久以后,后漢歸宋,他們又因為要避宋太祖趙匡胤的祖父趙敬的名諱,而重新改姓茍、文。 私家定制 你的姓氏少見嗎?周圍同姓的人多嗎?你知道自己的姓氏來源嗎?與你同姓的名人都有哪些? 歡迎加入河南商報姓氏交流群(群號371938057)參與互動,也可撥打河南商報記者電話18703833513或15639098100“私家定制”、點播姓氏報道。我們將通過《我從哪里來》根親文化系列報道,滿足你的愿望,及時推出你的姓氏來源等相關報道。 |
相關閱讀:
- [ 10-16]茍姓要改,那姓朱的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