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27日電(記者苑蘇文 姬少亭 姚遠)在報考警校的時候,有志青年王海丁夢想自己成為破案能手、犯罪克星那樣的很男子漢的警察,沒想到現在大部分時間在網上沖浪,而且被人稱作“江寧婆婆”。 現在是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民警的王海丁憑借“江寧公安在線”這個警務微博,讓全國網友知道了南京有個江寧區。3年前開設的微博目前已經擁有64萬粉絲,一共被網友提問、轉發了460多萬次。 “史上最靠譜警察蜀黍” 每天晚上閉眼之前,王海丁要閱讀超過1萬條留言,第二天一睜眼又有1000多條等著他,而即使生病、出差,他都要化身“低頭族”。 妻子沒少抱怨他:“上班時間抱著電腦,下班了還繼續抱著電腦,就算出去的話也要抱著手機看。” 百萬級粉絲數量的警務微博大V每條微博也只有十幾條或者幾十條回復,但一個省會城市的一個區的公安分局的微博卻擁有每天1萬條回復。這些回復大部分來自網友的“求辟謠”。 “歡迎關注史上最靠譜的警察蜀黍!”而這是對微博點擊“關注”后,跳出的第一句話。 這個微博不僅僅發布警務信息,還不定期發布大量配有警犬或者哈士奇照片的長微博分析網友舉報的騙術和謠言,一反人們對警察的嚴肅臉印象,這位“警察叔叔”語言活潑、擅長賣萌,用科學和搞笑武裝警務工作,幫助人們認清騙局、破除謠言。 從《史上最全迷魂藥合集》到《史上最搞笑的犯罪團伙》,從《地震辟謠》《搜救犬辟謠》到《蹭wifi會被盜走網銀里的錢嗎?》以及《食鹽能滅火嗎?(家庭安全知識貼)》,還有從《鼠尿易拉罐致命謠言》到《雞蛋襲車辟謠實驗》,此外還有大量與假新聞相關辟謠,比如《經常在微博上“被拐賣”的可憐孩子》《天津地鐵尾隨女性的小男孩謠言》等。 “警察蜀黍”兢兢業業為這些辟謠帖找資料、做實驗、配萌圖,如今已經積累40余條受到追捧的辟謠帖,許多帖子被轉發數量常常有數萬次,類似迷魂藥辟謠的帖子不論什么時候重新拿出來都會瞬間轉發數千。 “很多謠言一看就知道是不符合邏輯的,謠言發布者就是利用網友從眾的心理,及時回應能增加網友對警察的信任感。”王海丁說。 “改變了我對警察的印象” 王海丁最喜歡看到的一句網友評論是:“你們的微博改變了我對警察的印象!” 他認為,這個微博不是一夜之間火起來的,“江寧公安在線”的成長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并不是一個傳統的公安宣傳媒體突然變成了你現在看到的樣子,轉變是慢慢發生的,大家慢慢接受。”喜歡泡論壇、刷微博的王海丁說,基于自己對網絡的了解,如果用傳統宣傳方式來做網絡宣傳,效果可能不一定會好。 而他使用“網言網語”,有的放矢,網友們就比較“喜聞樂見”。 他自稱“警察蜀黍”,稱呼手機為“爪機”,而網絡語言縮寫“人艱不拆”、“地圖炮”、“人干事”隨手拈來。 很多網友關心,他這么賣萌,領導知道嗎?他說,領導發現大家非常接受這種方式,所以也很鼓勵。同時,王海丁也注重兼顧警察的嚴肅形象,在警情通報時又化身傳統警察形象。 他不僅因此得到優秀黨員等表彰,還會被全國許多單位請過去傳授微博經驗。 “一開始我就說是我一個人做的,但是很多人說這樣說是不行的,你要講出一套理論,所以我只好說我有一個江寧公安在線工作室,里面有三個協作工作。”“江寧公安在線工作室”主任王海丁說,所以全國很多警務微博都效仿三人工作模式,組建了微博三人小組。 其實,王海丁覺得,做好微博最大的要點是:用心。在微博開通3周年時,王海丁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為啥這個微博能做得好?無他,唯用心耳。”他在微博中融入了自己的個人風格和喜好,這種個人風格是他引起網友共鳴的關鍵。 “江寧婆婆”的公信力 “85后”王海丁畢業于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的警犬專業,自己還養了一條“哈士奇”,他發布警犬內容微博格外能夠“打動”網友。在一系列有關普及警犬知識的長微博中,王海丁選取了各種警犬的搞笑動作和表情,還帶上了不是警犬的哈士奇,因為他覺得“哈士奇就是有豐富的表情”。 隨后驚人的轉發讓一只表情搞怪的哈士奇成了“江寧公安在線”的象征。“警犬拉近了我和網友的距離。”頂著哈士奇頭像的王海丁說。 “我希望和網友像朋友一樣交流。”他說。 真誠的態度換來了網友的信任。粉絲們親切地稱呼微博為“江寧婆婆”。粉絲們解釋,叫“婆婆”是因為這個微博愛嘮叨,會疼人,能賣萌,天熱提醒防中暑,天冷提醒多蓋被子,還經常揭穿網絡騙術和謠言。 不同于微博上其他的“大V”。運營政務微博的王海丁身兼人民警察、公務員、黨員的三重身份。因此即使已經成了受幾十萬粉絲追捧的“網絡紅人”,王海丁一直把自己擺在“服務者”的位置。 現實中的王海丁濃眉大眼,鷹鉤鼻,一臉嚴肅,網上那個“搞笑”的“警察蜀黍”幾乎在他身上看不到蹤影,講起故事字正腔圓,像極了法制欄目主持人,在給局里給老太太辟謠迷藥的時候,會化身安全感大叔,耐心地反復解釋。 嚴肅臉、賣萌心的“江寧婆婆”每天看網友留言的時候都“誠惶誠恐”。“有一些網絡‘大V’說,看網友評論像是皇帝在批閱奏章,但是我看留言的時候就像小學生看老師評語一樣,誠惶誠恐。”他生怕漏掉什么,或者沒有及時回復網友提問。 王海丁認為賣萌并不是成功的關鍵,而是在于“信任感”。“以至于現在很多網友都覺得一些東西警察蜀黍還沒有評判之前,不知道真假。我說的,他們都會相信。所以這是我們之前沒有想過的一種成功。” 在破除謠言的時候,“警察蜀黍”并非簡單說出真假,而是告訴大家為什么是真的或者為什么是假的,給出實際的案例,從科學角度分析,逐漸給大家以分析判斷的能力。 “公信力在我們潛移默化的影響中體現出來。政府的公信力通過微博反而收獲一種出乎意料的效果。”他說。 微博做了半年后,王海丁定下一個目標:“立足江寧,獨步南京,輻射江蘇,影響全國”。“這四部曲現在基本算是完成了。”他希望能夠繼續做下去,建造一種新型的“警民關系”。 在他眼中,警務微博不是窗,而是門。“你可以把門打開,你可以走出去,也請別人走進來,讓人進來坐一坐,像朋友一樣,聊聊天,喝喝茶。” |
相關閱讀:
- [ 06-24]深圳賣淫窩藏身小區 記者2小時見7家警察稱查不到
- [ 06-20]北京1300名武裝巡邏民警輪訓用槍 確保首發命中
- [ 06-20]北京1300多名巡警槍械輪訓:1.2秒須射中(圖)
- [ 06-19]酒駕男子T恤寫“喝懵請寄送” 被警察送地檢署
- [ 06-18]女子聽信假警察要轉賬 老公勸不住撥打110求助
- [ 06-17]男子避開警察“英雄救美”遭拒
- [ 06-16]日本:鴨寶寶誤闖鬧市惶恐不安 熱心警察護送返家
- [ 06-14]英國警察任游客砸雞蛋為病童籌善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