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六點堅持”闡述中國“和平共處觀”
2014-06-29 06:56: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電 (記者 蔣濤)堅持主權平等、共同安全、共同發展、合作共贏、包容互鑒、公平正義,28日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以下簡稱“五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六點堅持”。 在觀察人士看來,“六點堅持”闡述的正是中國“和平共處觀”的核心,彰顯出中國將在新形勢下繼續堅持五原則,為推動建立新型國際關系而努力。 五原則早已為國際社會熟知,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國際關系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由中國政府提出,并成為與印度和緬甸政府共同倡導的在建立各國間正常關系及進行交流合作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中國前駐印度大使周剛告訴中新社記者,自問世以來,五原則不僅在中國同世界各國簽署的條約、公報、宣言、聲明等雙邊關系文件中得到確認,而且也在眾多重要的國際會議和一系列國際文件中不斷被引用或重申。 他引用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話說:“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最好的方式”。誕生于美蘇“冷戰”對峙背景下的五原則順應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求和平、促發展的愿望,實際上已成為超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發展國家關系的基本原則。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認為,中國此次紀念五原則60周年的活動規格甚高。當天,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等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與緬甸總統吳登盛、印度副總統安薩里等重要人士出席大會。 實際上,中國近期舉辦過多場官方舉辦的相關紀念活動,不僅在國內,中國駐印度、緬甸等使領館也先后通過各種形式密集紀念。周剛認為,中國高規格紀念五原則發表60周年正是新形勢下向世界闡述中國“和平共處觀”,并鄭重作出的和平宣示。 “新形勢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歷久彌新,意義歷久彌深,作用歷久彌堅。”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 周剛認為,對于個別國家或政客對中國“國強必霸”、“主動挑釁”的指責,中國在闡明基本事實,表明原則立場,反對“雙重標準”的同時,有必要向國際社會宣示和平理念,作出和平承諾,提出和平倡議,此次習近平主席對五原則提出的“六點堅持”,既是對五原則核心精神的闡釋,也是新形勢下對五原則的發展。 曲星認為,習近平的“六點堅持”是在新形勢下對五原則的“深化和升華”,顯示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五原則不僅沒有過時,而且不斷深化和具體,更加落到實處。 他以五原則中的“平等互利”原則為例,習近平的“六點堅持”中提到堅持“共同發展、合作共贏”,可以被理解為對“平等互利”原則的生動詮釋,即一國發展不能建立在損害別國發展的基礎上,而應該堅持共同發展,這樣的發展才能長久,發展不僅需“互利”,更要實現“共贏”,這符合當前的國際發展的趨勢和潮流。 為表彰和鼓勵更多人士和團體堅持和弘揚五原則,習近平當天宣布,中國政府設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卓越獎學金”。 曲星認為,“和平”主題獎項源于中國文化的和平基因,對培養踐行和平共處五原則的留學人員,深化各界對五原則的理解,進一步推進五原則理念的傳播,無疑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這兩個獎項不像一些獎項帶有意識形態色彩和冷戰思維”,周剛說,這兩個獎是給予為和平發展作出貢獻的人士,是更多面向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獎項。(完) |
相關閱讀:
- [ 06-28]習近平:要積極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
- [ 06-28]習近平:世界上的事情應該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來辦
- [ 06-28]習近平:反對采取非法手段顛覆別國合法政權
- [ 06-28]習近平:企圖建立單一文明的一統天下,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 [ 06-28]習近平:熱衷使用武力 不是強大表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