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長沙6月28日電(記者 鄧霞)28日晚,流失海外近百年的“方罍之王”皿方罍器身,與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館的皿方罍器蓋,在其出土地湖南成功“合體”。 當晚,在湖南衛視演播大廳,湖南省委書記徐守盛、省長杜家毫和中國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共同為這件青銅重器“合體”。為皿方罍回歸故土做出貢獻的企業和個人,文博專家等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1919年,湖南常德桃源縣出土一件迄今所見最大、最精美的青銅方罍,因其銘文而被稱為“皿方罍”。皿方罍器蓋高28.9厘米、器身高63.6厘米。罍身全器以云雷紋為地,上飾獸面紋、夔龍紋、鳳鳥紋。整器造型雄渾莊重,集立雕、浮雕、線雕于一身。 北京大學教授朱鳳瀚說,皿方罍和四羊方尊、大盂鼎等有名的青銅重器一樣,是祭祀中重要的禮器,因其器形高大雄偉、紋飾精美,稱之為“方罍之王”并不為過,是中國青銅器鼎盛時期的杰作。 皿方罍出土后不久,就因種種原因身蓋分離。器蓋自1956年起藏于湖南省博物館;器身幾經輾轉,流落海外,于2001年在紐約佳士得拍出924.6萬美元的高價,打破當時中國青銅器以及中國藝術品拍賣的成交紀錄。 2014年3月,獲悉皿方罍器身將在佳士得參與拍賣后,湖南省政府部門、相關單位、文博機構和民間收藏人士通力合作,多家企業和單位慷慨捐款,最終促成了皿方罍器身成功洽購,于6月12日在美國紐約完成交接后,踏上“回鄉之路”。 對于皿方罍成功洽購回湘之舉,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認為,這是一種既務實理性又卓有成效的方式,也是中國流失文物回歸史上輝煌的一筆。 據了解,由于湖南省博物館正在進行改擴建工程,“合體”后的皿方罍將暫時安放在湖南廣播電視臺主樓大堂,兩年后再正式“入住”新落成的湖南省博物館。(完) |
相關閱讀:
- [ 06-28]國寶青銅器皿方罍榮歸后“合體”完璧
- [ 06-22]方罍之王從紐約回湖南 是迄今最大最精美青銅方罍
- [ 06-18]三星堆官微發“神配圖”:青銅人撞臉德國球星(圖)
- [ 06-13]海外流失珍寶青銅重器皿方罍正式移交中國
- [ 06-10]7名盜墓賊3個月連盜12座古墓 挖出戰國青銅劍被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