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外賬戶納稅法案1日起實施 著力打擊海外避稅行為
2014-07-01 09:48:01? ?來源:國際在線 責任編輯:藍曉梅 陳瑜輝 |
分享到:
|
原標題:美海外賬戶納稅法案今起實施 著力打擊美海外公民避稅行為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張旭):從7月1日開始,此前備受爭議的美國《海外賬戶納稅法案》將正式開始實施,7.7萬家相關金融機構將受到這部法案的約束。 《海外賬戶納稅法案》是在2010年3月由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的,法案目的是為了防止美國公民和居民濫用海外離岸地避稅。根據該法案規定,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者,凡三年累計經常往來美國超過183天以上,只要個人或企業銀行帳戶超過5萬美元或25萬美元、保單現金價值超過14萬美元,就符合查核的門檻,該法案實施后,綠卡持有者如果隱瞞了過去的收入,將面臨交納最高稅率可達39.6%的普通收入稅與高達20%的長期資本利得稅。 6月初的時候,美國財政部曾發表聲明稱,大約7.7萬家在美國注冊的美國及國外銀行和金融機構將適用于這部新的納稅法案,另外還有大概70個國家已經和美國財政部簽署了實施《海外賬戶納稅法案》的相關協議。美國財政部近日還表示,已經與中國政府草簽了一份協議。根據協議,中國將向美國政府提供美國公民金融賬戶信息,而美國則會將中國公民美國賬戶信息提供給中國政府。 雖然《海外賬戶納稅法案》最終針對的對象是美國個人或企業,但實際上主要約束的是為這些個人和企業提供海外賬戶的外國金融機構。根據法案要求,美國本土以外的金融機構,今后需要像美國本土金融機構一樣,向美國稅務機構報告金額超過5萬美元的美國客戶賬戶信息,而非金融外國實體也應當披露,其美國的投資者是否擁有超過10%以上的權益。那些沒有在美國政府注冊、未能披露或者說明以上這些信息的外國機構,都將被美國政府征收30%的預提稅。 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政府大力推行《海外賬戶納稅法案》的實施目的是打擊美國公民的海外避稅行為,以緩解近年來美國政府財政拮據的局面。據美國國會預計,如果完全按照法案細則來打擊美國公民海外避稅行為,新法案將會在8到10年內為美國政府帶來8億到100億美元的收益。 不過,《海外賬戶納稅法案》的實施也遭到了部分金融機構和企業的反對。有些金融機構認為,美國的這一法案規定類似霸王條款,金融機構得為此付出較大成本。比如,瑞士不少銀行表示,為了遵守《海外賬戶納稅法案》的規定,他們將花費至少3400萬美元來升級系統。因此不少國家的銀行開始拒絕為當地的美國人開設帳戶或者提供銀行服務,以避免因為這項法案所增加的繁雜的工作量和支出,這種做法導致了很多在外國的美國人的抗議,有很多海外的美國公民和綠卡持有者為此選擇放棄美國公民和綠卡身份。有些企業則認為,新法案可能會導致企業的機密情報被泄漏給競爭對手,從而影響企業在美國的運營和相關業務。此外,還有業內人士認為,《海外賬戶納稅法案》的實施可能會導致部分投資者放棄之前的正規銀行,轉而投向地下銀行,帶來地下銀行的興起。 |
相關閱讀:
- [ 12-06]美國與瑞士簽署協定 將合力打擊避稅行為
- [ 09-27]美國稅局調查銀行跨境避稅行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