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絲路新語”:和平合作 開放包容 互利共贏
2014-07-02 06:59:46??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弘揚絲路精神 弘揚絲路精神,就是要促進文明互鑒。人類文明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因為平等交流而變得豐富多彩,正所謂“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我們應該一道努力,倡導文明寬容,防止極端勢力和思想在不同文明之間制造斷層線。 弘揚絲路精神,就是要尊重道路選擇。“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一個國家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正像我們不能要求所有花朵都變成紫羅蘭這一種花,我們也不能要求有著不同文化傳統、歷史遭遇、現實國情的國家都采用同一種發展模式。 弘揚絲路精神,就是要堅持合作共贏。中國追求的是共同發展。我們既要讓自己過得好,也要讓別人過得好。 弘揚絲路精神,就是要倡導對話和平。中國將以建設性姿態參與地區事務,主持公道、伸張正義,推動通過對話找到各方關切的最大公約數,為妥善解決地區熱點問題提供更多公共產品。 2013年9月7日 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 2100多年前,中國漢代的張騫肩負和平友好使命,兩次出使中亞,開啟了中國同中亞各國友好交往的大門,開辟出一條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 兩千多年的交往歷史證明,只要堅持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鑒、合作共贏,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發展。這是古絲綢之路留給我們的寶貴啟示。 為了使我們歐亞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是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我們可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 2013年9月13日 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 務實合作是上海合作組織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原動力。上海合作組織6個成員國和5個觀察員國都位于古絲綢之路沿線。作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和觀察員國,我們有責任把絲綢之路精神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一是開辟交通和物流大通道。二是商談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協定。三是加強金融領域合作。四是成立能源俱樂部。五是建立糧食安全合作機制。 2013年10月3日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國會演講 中國和東盟國家山水相連、血脈相親。中國致力于加強同東盟國家的互聯互通建設。中國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愿支持本地區發展中國家包括東盟國家開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中方愿同印尼和其他東盟國家共同努力,使雙方成為興衰相伴、安危與共、同舟共濟的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攜手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為雙方和本地區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東南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中國愿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愿通過擴大同東盟國家各領域務實合作,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同東盟國家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2014年4月1日 比利時·布魯日 歐洲學院演講 當前,中歐都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希望同歐洲朋友一道,在亞歐大陸架起一座友誼和合作之橋。我們要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座橋梁,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我們要積極探討把中歐合作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結合起來,以構建亞歐大市場為目標,讓亞歐兩大洲人員、企業、資金、技術活起來、火起來,使中國和歐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雙引擎。 2014年5月15日 中國·北京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中國將繼續全面對外開放,推進同世界各國的互利合作,推動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現各國在發展機遇上的共創共享。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心態、更加寬廣的視角,大力開展中外文化交流,在學習互鑒中,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應有貢獻。 |
相關閱讀:
- [ 07-01]外交部:習近平對韓國訪問不針對任何第三方國家
- [ 07-01]習近平任免駐外大使:郁紅陽為駐土耳其大使
- [ 07-01]習近平:必須營造良好的從政環境
- [ 07-01]習近平向全國黨員致以節日問候
- [ 07-01]《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引起各界關注和好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