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 中日或因第三方陷沖突
2014-07-02 07:45:45??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藍曉梅 陳瑜輝 |
分享到:
|
? 謹慎且有限度地 突破限制 解禁集體自衛權可以使日本發展軍事力量擺脫諸多限制。袁楊說,以前,自衛隊武器裝備發展受到一些具體限制,比如不能有進攻性武器,導彈射程被限于較短距離。解禁集體自衛權后,“日本軍事力量可能會慢慢有所發展,不過會有一定限度”。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劉衛東認為,日本政府通過修改憲法解釋,獲得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法律權利,但具體行使時還是會相對慎重。這是因為周邊國家中,不光中國,與日本同為美國盟友的韓國對此也很敏感。 (新華社) 美國是背后的重要推手 作為盟國,美國是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的重要推手,要求日本在美國國防經費削減、實力相對衰落的情況下充當馬前卒,為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發揮更大作用。 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部研究員袁楊指出,美國再平衡戰略的核心實際上是制衡中國的發展,使中國發展不要快到能夠挑戰美國霸權;同時,美國不愿沖在第一線,希望利用中日之間的矛盾和摩擦,拖累中國發展。這是美國很重要的戰略利益。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劉衛東說,美國期待的集體自衛權是在美國主導下的集體自衛權,而安倍期待的則是日本自己主導的集體自衛權。在這方面,美日有分歧。(新華社) 中日或因第三方陷沖突 袁楊研究員認為,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大背景之一是中日矛盾,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軍事力量強大,客觀上對日本可能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日本認為需要對中國極力遏制,解禁集體自衛權也包含這一目的。 共同社指出,安倍政府所謂旨在防止濫用集體自衛權的新“動武三條件”非常抽象,允許使用武力的界限模糊。袁楊分析,日方措辭稱“關系密切”的國家,而不只是“盟國”受攻擊,比如,日本周邊兩個國家發生武裝沖突,如果日本認為其中一個國家與日本“關系密切”,這場沖突事關日本國家利益,那就可能出手幫助這個國家去打另外一國家,即便這個國家不是美國那樣的盟國。 日本執政的自由民主黨“二號人物”、干事長石破茂去年11月公開宣稱,要擴大行使集體自衛權的范圍,如果菲律賓、越南、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受攻擊、會打破區域均勢,“可能攸關日本生死存亡”,日本可以使用武力介入和干預。 “這就埋下一個伏筆,”袁楊說,“換句話說,以后中日之間沖突的可能性就增大了,第三方的原因引起中日沖突的可能性會增加。中日之間除了釣魚島、東海等現實利益的沖突外,由第三方因素而發生沖突的潛在危險會上升。” (新華社) |
相關閱讀:
- [ 07-02]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意欲何為
- [ 07-02]東京數千人抗議解禁集體自衛權(組圖)
- [ 07-02]日本民眾反對解禁集體自衛權
- [ 07-02]外媒: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是美國戰略外包的需要
- [ 07-02]專家解析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 中日關系勢必緊張
- [ 07-02]解禁集體自衛權,日本令世界不安
- [ 07-02]日本各界強烈反對政府通過解禁集體自衛權內閣決議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