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的反腐緊迫感:治吏提速升級 為改革護航
2014-07-02 09:24: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專項巡視啟動:巡視成“拍蠅打虎”重要抓手 十八大以來,“巡視”成為中共反腐的重要渠道。進入2014年,反腐的升級提速,亦突出表現在中央巡視的力度加強上。 今年4月,官方透露今年中央常規巡視由每年2輪增加到3輪,新組建3個巡視組,在今年前兩輪中央巡視中,將完成對20個省市區的巡視。這也意味著,十八大后開始的中央巡視工作,將在今年完成對全國31個省市區的“全覆蓋”。 今年3月,2014年首輪中央巡視工作啟動。有別于2013年的兩輪巡視,此輪巡視中不僅對北京、天津等10省份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進行常規巡視,還首次推出機制更為靈活的“專項巡視”,在科技部、復旦大學和中糧集團展開。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以問題為導向的專項巡視,巡視的不可預知性大大增加,威懾力將會更大,將進一步提高巡視成效,也能切實將一些社會群眾關心的大案要案揭發出來。 除了巡視形式升級,以巡視“拍蠅打虎”的效果也更明顯的凸顯。據統計,今年落馬的16名高官中,有11人曾在被巡視的省份工作過。此外有媒體統計,至少有68名廳局級官員在2013年第二輪中央巡視整改中被處理。 除了啟動專項巡視,今年首輪巡視開始后,中紀委對輿論反饋第一時間回應也獲得贊許。在中央巡視組進駐河南之后,有媒體爆出,河南當地基層官員攔截向巡視組反映情況的群眾,消息發布3天之后,中紀委就在網站頭條區域作出回應,打消疑慮:“河南正抓緊辦理中央第八巡視組交辦應由河南辦理的信訪件”。 今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工作報告中,將修訂《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列入2014年的主要任務。有分析指出,正式運行已11年的中共黨內巡視制度,將在未來的中共反腐布局中成為重要抓手。 紀委“自我開刀”:改革體制機制顯反腐緊迫感 “堅決查處那些不收斂不收手、群眾反映強烈的領導干部。”這是王岐山今年4月對反腐工作的表態。 觀察上半年的反腐工作,中紀委的反腐快節奏還反映在領導人的工作日程上。據公開報道顯示,今年四五月間,王岐山一個月之內先后6次與中央部門和央企負責人就反腐問題召開專題座談會。而在“五一”前,中紀委7位副書記還密集分赴7省市展開反腐調研。 反腐風暴一年多來,中紀委高層如此高密度召開會議、進行調研較為罕見,有專家分析,這反映出中紀委的反腐緊迫感,亦或在對十八大后反腐成果進行全面評估。 其實,觀察上半年的中紀委工作,緊迫感更表現在中紀委的自我改革中。包括申維辰在內,中紀委上半年屢屢查處違紀違法的紀檢系統官員,兌現“正人先正己”的承諾。今年3月,中紀委公布的新一輪機構調整中,除了繼續增設紀檢監察室強化反腐主業,還專門設立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以強化自身監督。 中紀委的反腐努力,還表現在通過網絡加強官民溝通。今年以來,中紀委官網密集邀請了來自云南、黑龍江、甘肅、江蘇、海關總署等部門或地方的官員進行在線訪談。讓地方或中央部門黨委或紀委“一把手”在中紀委網站帶頭發聲反腐,獲得輿論贊許。 此外,從讓網友建議如何辦好中紀委網站,到邀請網友曬“四風”隱身衣、曬紀律松弛干部,中紀委正在通過網絡調動社會監督,集納反腐民意。 反腐需要標本兼治。今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備受關注的紀檢體制改革也將進入實操階段。 如今,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已經過半,有分析稱,中共以從嚴治吏護航改革的思路已清晰呈現。在高壓嚴打“老虎”“蒼蠅”的同時,如何通過體制機制革新,把權力關進“制度之籠”,未來,中國反腐依然可期。(完) |
相關閱讀:
- [ 07-02]中紀委半年打虎記:16名省部級或以上官員被查處
- [ 07-02]中紀委上半年反腐七個“最”:政協人大成最重點區
- [ 06-28]中紀委通報許杰被開除黨籍 第二次用"通奸"表述
- [ 06-25]中紀委反腐特點:近半案件公布時間為非工作時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